第一章 在拉格朗日L2点(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堂的伟大征程之烈焰征程》最新章节。

公元2035年11月11日。

深圳南方科技大学的Mcslcspt(巡天计划)小组观察系统,在猎户座的参宿四旁边发现了一个缓慢移动的目标,由于移动目标离参宿四只有0.01角秒,参宿四极大的光度遮掩了其微弱的光线。

在发现它之前实际上已经在太阳系里前进了数亿公里,其轨道已经深入到了海王星之内。

计算出它的轨道后科学家们又大吃一惊,如果不出意外它将已比以往任何小行星都要近的距离和地球插肩而过。

在接下来的观察中科学家又发现几个问题:这颗小行星没有彗尾,这意味着它可能是颗岩石行星;通过计算它的速度及运行的轨道,科学家发现它是所有小行星中速度最慢的,其质量在8亿吨左右,它的直径大约为17公里,速度为每小时5万公里,以它目前运行的速度,大约还要再等六年才能进入近地轨道,这意味着这颗小行星有可能要停留在我们太阳系的某个轨道上。

考虑到其对地球的威胁,科学家通过拉格朗日L2点的叶企孙太空望远镜发现,这颗小行星通体漆黑,其光度还不到同类小行星的十分之一,它每22分钟绕自己的中心轴自转一周,在同类中的速度也不算快。

不过最令人惊奇的是,科学家通过望远镜的光谱分析仪显示:这颗小行星上拥有极其丰富的碳元素,占了整个小行星总质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这在同类小行星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这也意味着其巨大的应用价值,实在不可估量。

由于它是那年发现的第326颗小行星,国际天文联合会(IAU)就暂时把它命名为N326。

各国在争论如何截留使用这个小行星的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经过十几轮磋商,最终大家统一意见,就是通过在各国之间整合资源发射大功率火箭登陆小行星,在上面安装推进系统来对其进行轨道调整。

第一阶段就是要在火星外轨道上与N326号小行星近距离接触并登陆,然后安装大功率推进器,使其缓慢进入火星轨道进行第一次制动,制动后的N326号小行星其速度将降到与地球相对速度的3.8万公里。

第二阶段就是在金星轨道对其进行第二次制动,制动后的N326号小行星其速度将再次降到与地球相对速度的2.5万公里。

第三阶段就是在地、月轨道进行制动,制动后的N326号小行星其速度将与拉格朗日L2点绕日的速度同步。

这一过程将持续九年零三个月。

在进行上述工作的同时,科学家还要在拉格朗日L2点附近建立核聚变熔炉及三台超级3D打印机,以应对在N326号小行星泊入拉格朗日L2点时对其进行分类、冶炼、提纯、制备。

接着他们要用提纯后的碳元素生成石墨烯结构的同素异形体,在拉格朗日L2点的附近通过三台超级3D打印机制造一个直径为20公里,平均厚度为2公里的超级平面,这一过程将持续一年零八个月。

然后他们再围绕这个超级平面的边缘上建立类似于围墙的结构,围墙总共分为十期,首期围墙的高度为5公里,厚度为2公里,工程将持续一年零三个月,直到其所建的围墙高度达到50公里,最后才在其顶端形成一个与这边平面相同的结构,使其成为一个直径为20公里,高度达50公里的封闭式超级圆筒。

在超级圆筒建成后,首先将在超级圆筒的南、北极分别设置5个独立的气密舱,这5个气密舱分别围绕南、北极的中心以等距的方式排列。

这些气密舱分别包括:两个同轴安装的直径为100米,长度为300米的旋转圆筒,两个圆筒中间对接部分处分别有一个直径为35米的偏心圆孔,圆筒两端分别设置在超级圆筒的外侧和超级圆筒的内侧,其开口处分别是花瓣形的密封开合系统。

当两个圆筒因旋转而使圆筒对接处的偏心孔重合时,气密舱为开通状态,当其中一个圆筒反向旋转180度而使圆筒顶端的偏心孔交叉时,气密舱为关闭状态。通过控制圆筒的旋转将实现气密舱的开通与闭合,以实现货物在内、外部之间无障碍的流通。

最后通过安装在超级圆筒四周的周向发动机使超级圆筒环绕自己的中心轴、以每4分钟一圈的速度旋转,这时超级圆筒会因旋转在圆筒的内部产生垂直于圆筒内壁的1个G的离心力,这个力与在地球上产生的1个G的重力是等效的。

不过,通过离心力来模拟人造重力,在全球的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正方认为在同一体运动系中,离心力同等于重力,它们产生的效果的等效的。而反方则是以美国加州大学物理系教授本·杰明为代表的反对派,认为离心力不等于重力,因为同一物体在相同体系下不同的位置存在着不同的线速度,就如同液体在漩涡中的运动一样,因此在离心力下人类无法实现正常行走。

反对派试图通过参众两院阻扰提案的通过,甚至在不同的媒体与重要场合庄严的宣称:

“任何试图通过用离心力来获得重力的尝试必将遭到无情的失败。”

为此双方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激烈争论,以至谁也无法说服谁,这种偏见甚至顽固的流传到其下一代,搞得整个学术界鸡犬不宁,狼烟四起,两大学派就是走在路上相遇都不愿抬头相见,大有老死不相来往的态势,使之成为社会一大奇闻。

不过反对派的努力没有成功,其提案在议会上最终以三票之差落选,但这没有打击他们的信心,反而更增加了他们对抗的决心。他们决定通过参、众两院使他们的代表进入到超级圆筒的最高决策层,并威胁其他国家,试图通过减少对他国的援助来获得这个权限。这种方式在强国对弱国之间是屡试不爽,使之成为了一条国际惯例,这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他们的信心。

在超级圆筒进入到这一阶段后,将在超级圆筒内分别安装两台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动力系统(这其中一台是冗余单元,以应对不时之需),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安装总体运行控制系统,最后才在超级圆筒内部建立适合于人类生存需要的生态循环系统。

这个生态循环系统包括:一个环绕超级圆筒内壁的环状海,以使其生成人类需要的气候环境,包括风、雨、雾、露等;垂直安装于超级圆筒内壁的立体农场,其通过发射特定波长的光线为培养槽里的植物提供能量,使其产生光合作用而生成人类需要的食物,同时释放出人类所需要的氧气。

这其中还包括:垂直于超级圆筒内壁建设的人类住所、短程运输系统,商店、娱乐系统,一套自动织物服装合成系统,食品加工系统,废物品循环处理系统,六所不同等级的学校,六家中等规模的医院,六座中等规模的图书馆,生物制品合成系统等等,(其中食品加工系统,废物品循环处理系统,生物制品合成系统将分别设立独立的冗余单元,以应对不时之需),这一部分将消耗总资源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整个系统将由一个独立的委员会管理,委员会成员人数为9人,其中一位就是最高行政长官(最高行政长官具有最高决策权限与一票否决权),其他6位成员分别来自于超级圆筒内的各个区域,2位成员来自于联合国。这个系统还将安排1位首席技术执行官,1位总督察,1位大法官,220个医生,340名警察,1082个工程技术人员(这里面还包括在各个学科有所建树的专家学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