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六亲缘浅会得圆满(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直击人性》最新章节。

三伏天,产房里闷热得像个密不透风的大蒸笼,产妇痛苦的呻吟与风扇单调的嗡嗡声交织在一起。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她降临人间。

父亲隔着产床,满脸嫌弃,不耐烦地说道:“怎么又是个丫头!” 这一声嫌弃,就像一道冰冷的咒语,从生命起始便将她笼罩在重男轻女的浓重阴霾之下。

在这个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家庭里,她的性别成为了被忽视、被冷落的根源,仿佛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就被贴上了 “不重要” 的标签,注定与亲情的温暖绝缘 。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种早期的家庭环境塑造了她低自尊的人格基础,让她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为她日后在亲情关系中的孤独与挣扎埋下了伏笔。

小时候,家里买了蛋糕,弟弟如饿狼扑食般一把夺过最大块。她小声嘟囔:“我也想吃大的。”

母亲立刻白了她一眼,斥责道:“弟弟还小,你让着点,女孩子家别这么馋。”

过年时,弟弟穿着崭新的衣服满村子炫耀,她看着自己那件洗得发白、袖口磨破的旧衣服,怯生生地说:“我也想要新衣服。”

父亲却大声呵斥:“就知道浪费钱,女孩子穿那么好干嘛!”

上学后,她凭借努力考了满分,兴奋地跑回家,高举试卷喊道:“爸妈,我考了满分!”

父母却只是头也不抬,敷衍回应:“嗯,知道了,别耽误弟弟学习。”

可弟弟考了及格,父母却满脸笑容,又是奖励零食,又是给予零花钱。这种长期的差别对待,严重影响了她的情感发展。

在成长心理学中,孩子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父母的反馈。她长期得不到父母的肯定与关爱,导致自我价值感极低,内心深处充满了自卑与无助,亲情的纽带在一次次的失望中变得脆弱不堪,她与家人之间的情感鸿沟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深 。

新学期开学,母亲把崭新的书包递给弟弟,转头对她说:“学费赶紧拿去交,别又拖拖拉拉的,女孩子读书差不多就行了。”

为凑学费,暑假她进了工厂流水线。车间里酷热难耐,机器的轰鸣声震得人耳痛欲裂,工友好心劝她:“这活儿太累了,你一个女孩子何必呢?”

她却倔强地回应:“我必须坚持,这是我改变命运的机会。”

家庭无法给予支持,她只能独自在生活的泥沼中艰难挣扎。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家庭作为个体成长的第一环境,无法为她提供资源与支持,使她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只能依靠自己顽强的毅力去拼搏,这种孤立无援的处境进一步加深了她与家人之间的隔阂,让她深刻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只能依靠自己 。

初入职场,她辛苦策划的项目被同事抢功,她找上司理论:“这个项目是我负责的,成果不该被窃取。”

上司却不耐烦地说:“别争了,年轻人要懂得团队合作,别太计较个人得失。”

她谈好的客户被同事抢走,同事还嘲讽她:“你呀,光知道埋头干活,不懂人情世故,客户当然选我。”

在职场的摸爬滚打中,她孤立无援,没有亲人可以倾诉,也没有人脉能够帮她讨回公道。这不仅是职场的不公,更是家庭亲情缺失带来的连锁反应。

她省吃俭用租了房子,退租时房东找茬克扣押金,她气愤地说:“我把房子保护得很好,你不能这样无理克扣。”

房东恶狠狠地威胁:“少废话,不接受就别想走,信不信我找人收拾你!”

亲戚们同样冷漠,家庭聚会时,她笑着打招呼:“大家好啊!”

换来的只是敷衍点头。她找亲戚帮忙介绍兼职,亲戚一脸嫌弃:“我们哪有那闲工夫管你,你自己没本事就别瞎折腾。”亲戚的冷漠和排斥,让她在亲情的世界里彻底沦为边缘人。

从人际关系学角度看,亲戚作为家庭关系的延伸,本应给予她关怀与帮助,但她却在最需要的时候遭到亲戚的冷眼与拒绝,这让她对亲情彻底失望,也让她与亲戚之间的关系降至冰点 。

后来她决定创业,四处拉投资。面对一次次拒绝,投资人轻蔑地说:“就你这背景和想法,根本不可能成功,别浪费大家时间了。”

好不容易有小投资公司愿意合作,公司刚有起色,合作方却突然毁约,傲慢地说:“你们规模太小,看不到收益,合作到此为止。”

与此同时,母亲生病住院,弟弟打来电话:“妈住院了,你赶紧想办法弄钱,我可没钱管。”

在创业的艰难时刻,家庭不仅没有给予支持和鼓励,反而成为了她沉重的负担。弟弟的推诿责任,让她对亲情仅存的一丝幻想也彻底破灭。

就在她觉得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在一次行业交流活动中,她结识了一位资深前辈。前辈听了她的经历,感慨道:“我欣赏你的坚韧,愿意帮你一把。”

前辈给她分享资源,介绍人脉,鼓励她:“大胆去做,我相信你能成功。”

在前辈帮助下,她凭借专业和真诚赢得客户信任,公司终于走上正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