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多心经(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们的虚无》最新章节。
<div class="tt-title">第98章 多心经
【近日,辛海城内部分地区出现不明生物,目前已发生74起伤人事件。辛海城执法局方面称,不明生物的产生系某化工厂非法排放污水导致,已增派执法力量进行巡逻,同时宣布辛海城进入三级警戒。】
【辛海城市政府在此呼吁市民,减少非必要外出,若遇紧急情况请拨打执法局紧急电话。】
一一和阿标正一边吃着早餐,一边津津有味地看着早间新闻。装备师显然昨晚又喝了酒,这会儿还没起床。医生则站在一一的身后,为作为主攻手的他按摩肩膀。
在探访雪山岛屿的节目组休息期间,他们也可以得到一段短暂的假期。可一一闲不住,还是会跑出去接任务。小队的成员渐渐地习惯了他的做法,并且还在其他方面尽可能地支持他。
“东秋,你过来一下。”
黑玉冲一一招手,后者跟着来到黑玉的房间。
“坐,喝点水。”
黑玉安排一一在椅子上坐下,给他倒了一杯温水。
一一没有动那杯水,就这么直勾勾地看着黑玉。
“放心,没有毒。你是我的队员,我不会对伙伴下手的。”
「我不渴。」一一拒绝道。
“好吧,我叫你过来呢,是有件事想听听你的建议。”
黑玉的目的,令一一有些疑惑。
「为什么不叫大家一起来?」
“哈,他们呀,他们与我成为伙伴这么多年,我了解他们,所以也能猜到他们的态度。”
黑玉自豪地笑着,拿起那杯水就喝。
“只有你,东秋。你加入队伍的时间最短,我对你也不够了解。所以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毕竟你加入了这个小队,就是我们的一员,我会尊重你的想法。。”
「你说吧。」
黑玉点点头,从一旁拿过来一份档案。
档案的格式,正是暗杀任务的样例。而目标照片上,是一个年幼的小男孩。
“辛海城市长周凯,他的儿子身患绝症。受到《兰德医疗管理条例》的限制,不能得到一等公民级别的治疗。周凯为了儿子,背叛兰德政府暗中与基金会合作。”
《兰德医疗管理条例》规定,能够治愈某些疾病的医疗资源,需要对应的身份级别才能使用。
虽然就算没有这个条例,患了绝症的人,也很少有能支付得起医疗费用的。
别看林戎细胞有强效的治愈能力,如果不使用药剂加以限制,其狂暴的生长因子会使人失去理智,变成一头只知道摄取营养壮大自身的怪兽。所以林戎细胞系列药剂,通常只有身体素质强悍的执法官使用。
而其他医疗药剂的开发,被兰德研究院把控着,销售途径也被基金会垄断。
周凯的儿子得的病,仅靠二等公民级别的医疗资源,是不可能治好的。
“为了调查海上禅院,首都执法部派遣了一支外勤队来到辛海城。他们发现了周凯的背叛,在公司发布任务,暗杀他的儿子,将周凯彻底逼上绝路,与辛海城金融中心联手,然后再由外勤队出手肃清辛海城,一举掌控全部权力。”
“我在政府的人脉,希望我们小队能接下这个任务,去暗杀那个只有四岁的孩子。”
黑玉看着一一的眼睛,眼神闪烁。
“你有什么看法么,东秋?”
许多阴影的杀手,接任务都有自己的标准。有的不杀女人,有的不杀孩子。不管他们心里的真实想法是怎样,至少他们认真地去扮演自己创建的角色了。
老实说,伍钰在接到上级给的任务时,作为执法官的信念发生了极大的动摇。
执行正义的执法官,应该这样做么?
想起这些时,纠结犹豫的神色飞快从黑玉的脸上闪过。一一捕捉到了他的表情,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
「这有什么好纠结的呢?队长。」
「我们是杀手啊!做这些肮脏的事情,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的命运。」
「在这方面扭捏作态,队长,难道你是什么正义的执法官么?」
一一的话吓了黑玉一跳,同时也不禁想起了自己作为执法官的那段时光。
连一个杀手都明白,执法官是正义的。
可当他以正义为由质问上级时,却得到了对方的反问。
“你效忠的是正义,还是政府?”
黑玉回答不出来这个问题。
索性不去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过来问问一一的意见。
现在黑玉明白了,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对正义完全无感,没有任何底线可言。
见黑玉陷入挣扎,一一的笑容更甚,提醒道。
「队长,你我都是代号杀手,你比我更清楚,你的身份是怎么来的。不管你有怎样正义的初心,可你毕竟已经杀了那么多人,不是么?」
「这就是泯熵机为你规划好的人生,做一个冷血的杀手。」
黑玉愣住了。
命运已经被泯熵机注定,这是每个人生来就被告知的事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个人的想法,完全不重要。
黑玉的心乱了。
为了逃避这些多余的想法,他只能转移话题。
“东秋,你厌恨人类对么?”
如此频繁地接取任务,就算报酬不高也乐此不疲,仿佛那些加班到猝死也要评个劳模的打工人一样。
除了憎恨人类,黑玉想不到还有什么原因,会让一一这样做。
“你一定是曾经遭遇过天大的委屈,才会这样厌恨生命。愿意和我说说么?”
「恰恰相反。」
一一往椅背上一靠,眯起了眼睛。
「我过去的生活,只有平淡和无趣。从未体会过生命有意义的一面,所以为了乐趣而杀人,我就是这样的人。」
黑玉目光下垂,看着洁净的地板。
“谢谢你,东秋,你先回去吧。是否接取这个任务,我还要想一想,麻烦你先不要告诉队员们。”
他这样说着,正准备掏出酒壶喝一口,却发现一一没有动身的意思。
「队长,你在迷茫。」
一一完全闭上了眼睛,但是黑玉能感觉到,他站在一个很高的位置,在看着自己。
「你的生命在闪烁,接下来你的抉择,会影响你今后的路。」
「我只是个喜欢杀人的变态,没办法劝慰你,但是我可以带你去找专业人士。」
“什么专业人士?”
一一睁开眼睛,微笑着起身。
「跟我来。」
他打开黑玉的房间门,径直走了出去,黑玉也疑惑地跟上。
迈过门槛的瞬间,黑玉莫名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束光。
这束光身处一个没有色彩的世界,什么都无法照亮,因为这里什么都没有。
仅仅持续了一瞬,这种虚无感就几乎要将他的心灵挤压至崩溃。
幸好,前方出现了一个圆点,恰恰处于他的轨迹上,让他得以钻进去。
穿过这扇门,黑玉没有看到熟悉的走廊,反而看到了一座雪山。
这是……雪山岛屿!!!
他震惊地瞪大了眼睛。
林戎在封锁登上岛屿的途径,尽可能避免研究院的人上岛寻找迷霞,这一点黑玉是知道的。
而一一居然能不进入海域,跨越空间直接将他带到这里。
黑玉突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看透过这位少年。
“你是因果律能力者?”
「这不重要。」
风雪禅院近在咫尺,一一带着黑玉走进去,找到了住持智信。
「智信先生,我的朋友心中有一件困惑的事,希望你能帮我开导一下他。」
“施主请讲。”
智信对二人的到访似乎并不意外,神态如同一汪宁静的湖水,周身散发着可以使人安心定神的气息。
「我的朋友不得不去杀死一个无辜的人,而他内心尚且怀有正义,只是拗不过命运的驱动。这让他感到十分苦恼,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消除他的痛苦呢?」
面对这种令人生疑的描述,智信没有多问,自然地将睿智的目光投向了黑玉。
在他的注视下,黑玉感觉自己的心思全部无所遁形。
“老衲这里有一段经文,念与施主听,施主听完后,便可得自在。”
说罢,智信双手合十,一双朽目微阖,面色虔诚。
玄奥高深的佛禅经文,缓缓从他的口中念出。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typo id="typo-3047" data-tag="菩-3047">埵</typo>。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度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经文颂毕,清心静气的法门,已经悄然将黑玉的思绪松缓。
大部分词他听不懂,想必是从古代传承下来的佛禅词语,但是这不妨碍他理解这段经文。
“施主,请问刚才的经文,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几句?”智信笑眯眯地问道。
黑玉目光呆滞,在原地愣了好久。
“能度一切苦……”
他呢喃道,马上又抬起头,迷茫之中若有所思。
“敢问,这段经文的名字是什么?”
“它的名字,取决于你的心。”
智信轻捻佛珠,为黑玉解释道。
“这段经文,是一位名叫观自在的僧人,对佛法的毕生心得。他聆听世间苦难的声音,思考生命的真实意义时彻底觉悟,认为世上的一切都是虚无。”
“世界的色彩,人类的情感,物质和心灵,是滋生苦难的源头。有了这些,苦难便是必然要发生的。想要消除这些苦难,便应让众生进入虚无的世界。这里没有聪慧与痴愚的概念,没有生老病死,什么都没有,所以也没有痛苦。在佛禅宗教的典籍中,我们将它称为极乐世界。”
“将痛苦的生命度化,这对每一位僧人来说都是必须经历的,也是极为困难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同时面对他人的苦难和自己的迷惘。若是不能做到心无挂碍,行事便会畏惧困难,进而产生种种妄想,平添烦恼。”
说到这里,智信稍作停顿,意味深长地看着黑玉。
“这段经文名为《心经》,若是听闻者不能做到抛除杂念去思考,无法直面自己的内心,那么他听到的便是《多心经》。”
“按理说,佛家以慈悲为怀,应当劝诫施主勿造杀孽。但老衲不会告诉施主,去杀死一个人究竟是对是错,因为是非早已在施主的心中有了决断,剩下的只不过找到这份固定的答案罢了。”
智信的解释,让黑玉陷入了更深的迷茫。
将一切存在归于虚无,那样岂不是否定了生命的意义?
“生命……没有意义么?”
“非也。”
智信微微侧身,露出了身后的佛像。
那是释迦牟尼的彩塑像。
“世尊曾有言,每个人都是佛。佛无处生,无处寂灭,故而承载他的世界也无处生,无处寂灭。也就是说,我们不必对生命追根溯源,也不必对死后的世界妄加猜想。虚无即是存在,存在也是虚无。”
“况且,我们目之所及的,对我们而言都是真实的,不是么?”
智信来到佛像下,躬身参拜,随后从旁边的桌上,取出一个小盒子。
盒子里面,有一颗黄白色的珠子。
“刚才的经文,实则是观自在对他的好友舍利子所分享的心得。比起观自在的虚无观念,舍利子坚信,任何生命都会在世界上留下美好的痕迹。于茫茫的时间长河中,这些痕迹或许微不足道,但它是生命意义的具象化体现。”
“舍利子死后,他的肉身在火中涅盘,化作一颗宝珠。后人相信,舍利子成为了佛,而这颗珠子是他留给人间的美好。于是我们以他的名字命名这颗珠子,也称为舍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