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井喷式发展(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抗战:百团大战精锐野战师出太行》最新章节。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林为国重心放在了延州的飞机场建设上,在延州的机场建设好之后在飞行队里挑了15个技术过硬的战斗机飞行员,从山东临时机场陆陆续续兑换了15架战斗机;
足足花费了3000积分,直接飞往延州机场,还剩下的积分,足够他开展他后面的大计划了,这个计划是每个夏国人都想要实施的计划。
但是真正做到的却很少,前世国府军做到了一次,但是也没有过激的举动,就怕激怒小鬼子,在夏国疯狂报复。
但是林为国准备把这个计划实施起来,而且在不停的为这个计划做努力。(大家不妨猜一下,这个剧情也快要到了,到时候有小福利。)
延州机场,里面来了很多首长和战士,都对八路军有了第二处机场感到振奋,好奇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被被派到这里的总负责人也是八路军老人了,毕竟林为国不会派不知根知底的人来大后方啊,还是这么重要的任务。
站在塔台看着机场上停着的一架架飞机,心里充满了感慨,之前八路军打仗一直是靠缴获,现在就已经开始向工业化的方向迈进了。
为首的人着对着周边的人说道:“看来这就是给我准备的惊喜了吧,难怪这段时间总是听见喜鹊在不停叫,这确实是大好事啊。
落后就要挨打,咱们的强军之路也正式开始了嘛,哈哈哈。”
此刻大家都是非常高兴的,激动的,虽然他们的道路还很长,但是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开端。
(避讳一下名字,错别字不要纠结)
大家都明白,首长是真对这个叫林为国的同志上心了,也难怪,林为国不仅打仗厉害,而且发展经济,军工也是一把好手。
以一己之力推动整个八路军军工事业的发展进程,这样的人才值得培养,器重。
而林为国这边,林为国通过了对李泉的考验,对于李泉打击正太线的作战,各项战术指挥执行都恰到好处,林为国也正式把李泉列为了重要培养对象。
李泉把源源不断的钢轨运回根据地,本身因为原料供应不足的兵工厂开始进入正常工作状态。之前的铁矿又被小鬼子给占了去,正缺乏原料呢。
林为国也不停的派人在附近的山区寻找可能存在的矿脉,据林为国了解,这带是有很多中小型矿脉的,直到建国之后才被发现,从来没有被小鬼子发现。
当然专业的事应当由专业的人去做,在任教授的努力联系下,不仅仅是在漂亮国的留学生,还有德意国,鹰酱国等等国家留学的高材生纷纷回国。
这些留学生当中囊括了各行各业,包括机械,发电,冶炼,矿业,内燃机,飞机,坦克,大炮,通讯,无线电等等,几乎是林为国极其紧缺的人才。
这使得接下来的根据地又变成了忙碌状态,建设相关的厂房,宿舍。而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顺利的找到了一些矿,例如铁矿,铜矿,煤矿,虽不是什么大矿,但是满足林为国的生产需求是绰绰有余了。
另一项药品的生产也进入到量产阶段,抗疟药,青霉素,等等药材全部开始量产,毕竟要实现量产仅仅靠林为国一个人是不够的。
所以,包括国外人才回国一事,药材原料的事,林为国合在一起上报了总部,寻求总部的帮助,在全军发动人员,准备药材。
往林为国这边运,由林为国进行生产,然后给各个军区按比例配给药品,大大缓解了各军区药品奇缺的现状,节省了大批的经费。
另外,林为国把兵工厂三八大盖的生产全部停了,交给了总部兵工厂去生产,自己的兵工厂全力生产加兰德步枪,捷克式,重机枪,迫击炮,以及炮弹子弹手榴弹。
总部兵工厂在拿到生产设备和技术的时候,集中精力和人手,集中生产,特别是子弹的生产,现在还有很多的部队都是面临弹药短缺的情况。
总部想要尽快的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这些宝贵的设备和技术之后,都在努力的学习和生产。
迫击炮全部以60迫击炮生产为主,因为现在的战斗还是以运动战为主,60迫击炮在步兵火力支援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重量轻,携带方便,甚至林为国都缩减了80迫击炮在部队的比重,在李泉的部队里面已经取消了80迫击炮的编制。
在忙碌的中时间不知不觉的来到了12月,林为国部队的发展再一次得到井喷式的发展。
各部队的人数在后勤粮食的日益充足的情况下,部队人数也呈现了爆发式增长;最完善当属李泉的一支队。
在兵工厂的夜以继日的生产下,一支队已经完成了全面换装,步兵全员清一色加兰德步枪,机枪大炮全部配备到位,各团的新兵营都搞的有声有色。
马汉的二支队,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人数已经满编,除了武器装备没有机会更新,但是和主力部队丝毫不差。
刘大彪现如今也是扬眉吐气,和李泉一样,三支队的武器装备完成换装,正在训练休整,李浩和杨显的部队发展稍微缓一些。
他们所在的地方都比较穷,很多百姓都的皮包骨头了,李浩和杨显分别带着部队帮助老百姓种粮食,养身体,招兵训练,花费了不少的时间。
但是他们不着急,慢慢来,另外就是林为国本来想吸纳附近的游击队,民兵来参与他们部队的,但是这些人一天到晚就知道种田,训练,一点也不像是主力部队的样子。
也就刚开始的时候有人加入,后面几乎吸纳不到这些人了,林为国了解之后也是怪纳闷的。
不过现在急也没用,现在的兵工厂半自动步枪生产越来越熟练,但是产能总归有限,目前能把第一,第三支队全部换装,林为国已经心满意足了。
而且这个月林为国记得不错的话,会发生两件大事,关乎到抗战转折点的两件大事,林为国一直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