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智取统万拓跋焘 巧计诱敌夏溃逃(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赫连昌匆匆逃回城里,那城门还半掩着,就听见马蹄声如雷,魏将豆代田已经率领轻骑兵追进来了,尘土飞扬,气势汹汹。

他们一路直逼西宫,火把一扔,西门就燃起了熊熊大火。火光冲天,照亮了半边夜空。

宫门“哐当”一声关了,豆代田心里一紧,怕被截住,眼瞅着城墙,一咬牙,纵马越过,飞身跑了出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回到大营,豆代田气喘吁吁的,满脸都是汗水和尘土。

拓跋焘在城外等着,见豆代田回来,立马当面授予他勇武将军的称号,笑得合不拢嘴,说道:“好样的,没让我失望!”

接着,他分兵四处掠夺,俘虏了一个又一个,牛马十多万头,浩浩荡荡地被赶回来。

这时候,赫连昌又登上城墙了,守得严严实实的,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生怕魏军再次攻来。

拓跋焘对将领们说:“统万城,硬骨头啊,暂时啃不下来。

等来年,咱们再举兵,一起把它攻下来!”

说完,就带着掠夺来的一万多夏国民众回去了,那队伍,长长的,跟长龙似的,蜿蜒在大道上。

另一边,周几已经攻破了弘农,守吏曹达早跑得没影了,连个人影都没留下。

周几一进弘农,就病倒了,躺在床上再也没起来。

奚斤接替他,领着大军,进攻蒲阪去了。

蒲阪的守将乙斗,一看这架势,吓得撒腿就跑,直奔长安,连头都不敢回。

长安留守的赫连助兴,是夏主的弟弟,一看乙斗来了,心里一慌,也弃了城,往安定跑了,那速度,比兔子还快。

这大好的关中地区,就这么被奚斤轻轻松松地夺了去,真是来得容易去得也快,命里注定啊。

话说那北凉王沮渠蒙逊,还有氐王杨盛的儿子杨玄,一听说魏兵连连取胜,都很恐慌,心里像揣着只兔子似的,砰砰直跳。

他俩赶紧商量着,各自派了使者跑到魏国去,又是纳贡又是称藩的,那姿态低得,就差没给魏主焘磕头了。

一听这消息,拓跋焘心里乐呵的,就像是捡了个大宝贝,嘴都咧到耳根了。

他琢磨着,这好事儿不能白来,得趁热打铁,再干点啥。

于是,他就命令军士们跑到阴山去,咔嚓咔嚓地伐木,叮叮当当地造工具,准备再去伐夏,那干劲,比谁都足。

说来也巧,这夏主也不是吃素的,他派了弟弟平原公定,带着两万大军,呼啦啦地就进攻长安去了,那阵势,跟刮风似的。

这一下子,跟魏国的帅哥奚斤就杠上了,俩人在那儿相持了好几个月,也没分出个胜负来。

拓跋焘一看,这不行,得换个招儿。

他想起了之前的策略,打算趁夏国空虚,再去偷袭统万城。

于是,他就开始挑兵选将,把司徒长孙翰、常山王拓跋素这些人都给派出去了,让他们陆续出发,自己亲自督率骑兵跟进。

到了拔邻山,拓跋焘做了个大胆的决定:舍弃辎重,就带着三万轻骑,嗖嗖嗖地就往前冲。

群臣们一看,这可不行,纷纷上前劝阻:“这统万城可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攻下来的,您这么轻率地进去,万一有个闪失,那可怎么办?”

拓跋焘一听,哈哈大笑,说道:“你们啊,就是不懂兵法。

兵法上说,攻城是最下策,我是不得已才出此下策的。

如果我们带着步兵和攻城器械一起前进,敌人肯定会坚守城池等待我们。

到时候我们攻不下城,粮食吃完了,士兵也累了,进退两难,那可怎么办!

倒不如用轻骑兵直接逼近他们的都城,再用老弱病残的假象引诱敌人。

他们如果出兵迎战,我们肯定就能抓住他们。

想想看,我们离家已经两千多里了,还有大河阻隔,全靠这股锐气,来寻求一战。

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成败就在此一举了!”

说完,他扬起鞭子,呼啦啦地就带着军队往前冲,那姿势,简直就像是战神下凡,威风凛凛。

走着走着,拓跋焘突然停了下来,勒住马缰,皱着眉头琢磨着:这直接冲过去也不行啊,得想个招儿。

于是,他就把军队分成了几部分,一部队埋伏在深谷里,就等着夏国军队来上钩,那深谷里,草木丛生,隐蔽极了。

这时候,有个将领凑上前来,小声说道:“大王啊,咱们就这么点人,能行吗?

万一夏国军队不出来怎么办?”

拓跋焘瞪了他一眼,说道:“你懂什么!这叫兵不厌诈。

咱们就用这数千人,在城下晃悠,做出一副要攻城的样子。

他们一看咱们人少,肯定就以为咱们好欺负,说不定就出来迎战了。

到时候,咱们埋伏在深谷里的军队一出,那他们可就插翅难飞了!”

将领们一听,纷纷点头称赞:“大王英明!大王英明!”

拓跋焘一听,心里头那个得意啊,就像是喝了蜜糖水一样,甜滋滋的。

他琢磨着,这夏国啊,肯定是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了。

于是,他就带着那数千人,大摇大摆地走到了城下,那姿态,简直就像是来串门的一样悠闲。

城上的夏国士兵一看,都愣住了,心想:“这魏国人是咋的了?就这么点人来攻城?

是不是脑子坏了?”

拓跋焘一看他们那表情,心里头乐呵呵的,就像是看小丑一样,觉得好笑极了。

他琢磨着,这戏啊,得唱下去了。

于是,他就命令士兵们开始攻城,那喊杀声啊,震得地都动了,尘土飞扬,遮天蔽日。

城上的夏国士兵一看,这不行啊,赶紧报告给了夏主。

夏主一听,也愣住了,心想:“这魏国人是不是疯了?这攻城的人数也太少了吧?”

但是,他也不敢大意,赶紧命令士兵们坚守城池,别轻易出战。

这拓跋焘一看他们不出战,心里头也不着急。

他琢磨着,这戏得慢慢唱。

于是,他就命令士兵们继续攻城,那攻势越来越猛,像潮水一般涌向城门。

城上的夏国士兵一看,这不行啊,再这么下去,城池非得被攻破不可。

他们赶紧又报告给了夏主。

夏主一听,也急了,心想:“这魏国人是不是真疯了?这么猛攻下去,我可咋整啊?”

为了慎重起见,夏主昌飞急召平原公定,叫他速速回援。

平原公定立马派人回去禀报,说请夏主坚守阵地,等擒住了奚斤,立刻就回去救援。

夏主听了,觉得有理,就按照平原公定的建议办了,心里稍微安定了些。

这时候,夏将狄子玉偷偷地从城上用绳子吊下来投降了,把平原公定的计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拓跋焘。

拓跋焘一听,眼睛一亮,立马下令退军,那动作,快得就像闪电一样。

可军士们行动有点慢,魏主焘急了,鞭子抽、棍子打,催着他们快点撤,那声音,响彻云霄。

还故意放了几个人跑去夏军那边,让他们报告魏军的虚实,那几个人,跑得比兔子还快。

夏主一听魏兵没有后援,而且辎重也缺乏,马上督促众将士出击,那气势,就像猛虎下山一样。

殊不知,这正中了魏军的计。

拓跋焘边打边退,夏兵分两路,喊着叫着追了上来,那喊声,震耳欲聋。

追了五六里地,突然风雨大作,沙子石头满天飞,天地间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

魏朝的宦官赵倪懂点方术,赶紧对魏主焘说:“大王,您看这风雨都是从贼兵那边刮过来的,他们顺风,我们逆风,天都不帮我们,您还是赶紧躲躲吧!”

话还没说完,崔浩在一旁大声呵斥道:“你说什么胡话呢!

我们千里迢迢跑来,就靠这一战决胜了。

贼兵贪心不足,一直追个不停,后军都断了,这正是我们发伏兵掩击的好机会。

天道无常,全靠我们自己来把握!”

拓跋焘听了,连连点头称赞,说道:“崔浩说得对,我们不能退缩!”

接着,他又诱使夏兵追到一个深谷里。

那深谷里,阴森森的,透着一股寒气。

一声鼓号响起,伏兵齐刷刷地冲了出来,那场面,壮观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