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镇恶遇害义真慌 长安大乱急求援(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关中大地,战鼓雷动,守将沈田子与傅弘之率领着兵马,本欲出迎夏军的挑战。

然而,一探听夏军势如破竹,声势浩大,两人心里不禁犯了嘀咕,哪还敢贸然前进?

于是,他们决定退守留回堡,并派使者火速回去向王镇恶等人报告。

王镇恶接到消息后,眉头紧锁,对王修说道:“刘公将十岁的义真托付给我们,我们理应竭尽全力辅佐他。

如今大敌当前,沈田子却拥兵不前,这如何退敌?

难道要坐以待毙吗?”

王镇恶虽然并非刘裕的嫡系,但他自从投靠刘裕以来,一直忠心耿耿,不负所托。

他的为人,还是值得称道的。

于是,王镇恶打发走了使者,决定亲自率军前去支援。

沈田子得知王镇恶要来,心中更加怨恨。

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便散布谣言说:“王镇恶打算杀光我们南人,把义真送回南方,他自己要占据关中称王!”

这谣言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遍了军营,几乎所有人都信以为真。

而王镇恶对此却一无所知,他匆匆赶到留回堡,与沈田子商议军情。

沈田子假意邀请王镇恶到傅弘之的营帐中,说有密计要商量,还让左右的人都退下。

王镇恶毫无防备,单枪匹马就进了营帐。

谁知,沈田子的族党沈敬仁突然率兵杀出,一刀就将王镇恶砍死在营帐之中。

沈田子随即假传刘太尉的密令,说王镇恶谋反,已被诛杀。

王镇恶本是前秦王猛的孙子,后来南奔投靠刘裕。

刘裕一见如故,提拔他为参军,一路升至上将。

没想到,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

傅弘之得知消息后,惊恐万分,连忙跑去告诉刘义真。

刘义真一听,急得团团转,立刻召来王修商量对策。

王修沉着冷静,他让刘义真披上铠甲,登上城墙,同时暗中命令亲军埋伏在城外,静待时机。

不一会儿,就见沈田子带着数十骑前来。

王修在城上遥呼,问沈田子王镇恶的情况。

沈田子下马回答,刚说出“镇恶造反”四个字,那埋伏的亲军就一跃而出,将沈田子团团围住,立刻将他拿下。

王修怒斥沈田子擅自杀戮大将,当即下令将他枭首示众。

这沈田子,实在是罪有应得。

随后,王修任命冠军将军毛修之为安西司马,与傅弘之等人一同出城迎战夏军。

在池阳一战中,他们击败了夏将赫连璝;

又在寡妇渡大败夏军,斩获颇丰,夏军终于退去。

此时,刘裕正镇守在彭城,未曾入朝。

他得知王镇恶被害的消息后,悲痛万分,上表朝廷,请求追赠王镇恶为左将军、青州刺史。

同时,刘裕又命令彭城内史刘遵考为并州刺史,兼领河东太守,出镇蒲阪;

征召荆州刺史刘道怜为徐、兖二州刺史;

调任徐州刺史刘义隆出镇荆州,并任命到彦之、张邵、王昙首、王华等人为参佐。

刘义隆年纪尚轻,府中的事务大多由张邵决定。

这天,张邵正在与刘义隆商议府中的事务,只见刘义隆眉头微蹙,似乎有些心事。

“义隆公子,近日关中局势动荡,您可有什么打算?”张邵问道。

刘义隆叹了口气,说道:“张邵兄,你也知道,我年纪尚轻,经验不足。

如今关中局势如此复杂,我心中实在有些担忧。”

张邵安慰道:“公子无需担忧,有我们在,定会竭尽全力辅佐您。

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定能度过难关。”

刘义隆点了点头,心中稍感安慰。

他知道,自己虽然年轻,但有这么多忠心耿耿的下属辅佐,他一定能够承担起这份重任。

接下来的日子里,刘义隆在张邵等人的辅佐下,逐渐熟悉了府中的事务。

他勤奋好学,虚心请教,很快就赢得了下属们的尊敬和信任。

而关中那边,虽然经历了王镇恶被害的风波,但在王修等人的努力下,局势逐渐稳定下来。

他们继续坚守城池,与夏军对峙,等待着刘裕的进一步指示。

日子一天天过去,关中局势依然紧张。

刘义隆在荆州也时刻关注着关中的动态,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每当夜深人静时,他都会独自坐在书房中,思考着如何应对当前的局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