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反败为胜(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定为凰:弱娇王爷追逃妃》最新章节。
第41章、反败为胜
这大概是这帝王最动怒的地方了,身为一国之君,竟然被自己的儿子说作不如他人,还不如一个死人,叫他如何不动怒。
为此,方公公也不敢再劝。
正在此时,忽然听到门外内监匆匆跑了进来,语气急切道:“启禀陛下,行宫传来消失,太子遇刺,现下正昏迷不醒。”
“什么?”刚刚还恼怒到仿佛要喷火的帝王一瞬间脸色沉凝了下来,“太子遇刺?”
“是,传信的侍卫正在殿外侯着。”
晋宣帝闻言,赶紧道:“快传进来吧。”
很快,在那个侍卫的交待下,昨夜行宫之事便全部传入了晋宣帝的耳朵里,自然,他所交待的都是太子愿意让晋宣帝知道的,至于不愿意让晋宣帝知道,他是一个字也没敢多说。
晋宣帝本已升起的怒火在听闻了那侍位的回禀后顿时化为乌有,当即命太医院医首杜德光立即赶往行宫,又派身边最得力的内监总管方公公带上最好的药亲自前去行宫查看情况。
就这样,行宫的风吹入皇宫,皇宫的风又吹入行宫。众人手忙脚乱都在为前一夜所发生的事善后,有能力的出力,没能力的看戏。总之,谁也没有闲着。
而看戏看的最精彩的,自然就属五皇子与七皇子,他们直到此时都还没有反应过来,昨夜那一场变故到底是因何而起——因为在他们心里,太子是绝对没有这个计谋去策划那一场反击的。
彼此排除了是对方出手后,他们都将这一切归功于老天爷,认为就连老天都在帮他们,于是又不约而同的将目光都放在了太子的伤势上,心里盘算着若是太子能因此不治身亡那就再好不过了。
放眼整个行宫,最清闲的人莫过于苏千月和一向最清闲的司马玄了,就连十一皇子也在忙着整顿行宫——没办法,其他哥哥一心惦记着太子,实在没有心情理会别的事。
一直到下午,苏千月觉得她不得不回去了。索性五皇子和七皇子现在的心思都在太子身上,也没工夫理会她,便在十一皇子安排下顺利的离开了行宫。
明天就是她去参加骑射考核的日子,这里的事情也暂时告一段落,已经不是她该操心的事了。她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顺利的进入武学院,至少,先保往小命要紧。
十一皇子特意将她送到宫门外,考虑到她身上有伤,特意命人安排了马车。
苏千月再三谢过他的好意:“草民再次谢过十一殿下。”
“你不必谢我,”十一皇子一点也不愿抢功的说道:“提醒我安排马车是王兄的意思,他不说我都忘了你身上有伤了。”
苏千月目光一沉,随即一笑,“那请十一皇子代草民谢过王爷的好意了。”
司马玄并没有来送她,以她的现在的身份,也确实不够格让一个王爷和一个皇子一同相送,否则只怕要引起别人的怀疑了。
向十一皇子拜了礼后,苏千月便转身步下石阶,隐约中只觉得有双目光一直在某处看着她。
她并没有回头去寻,因为她知道那双目光来自何人。
那宫女早就在石阶下的马车旁在等了,太子既然将她赐给了苏千月,她便算是苏千月的人了,何况在所有人眼中,她昨夜已经成了苏千月的女人了,所以,跟着她离开也是自然的。
马车一路晃晃悠悠,苏千月这才想起一直没问人家的名子,开口道:“对了,还一直不知道你的名字,你叫什么?”
那宫女赶紧道:“奴婢阿鸢。”
“渊?”苏千月蹙眉,故作不解的在手上写道:“是这个渊吗?还是这个冤?你父母怎么会给你起这么个名字?”
“都不是,”那宫女似乎笑了笑,抬手在自己的手上写道:“是这个鸢,是我爷爷给我起的。我自记事起就没见过父母,是爷爷奶奶一手带大的。”
“噢,我知道了。”苏千月点了点头,又十分随意的问道:“那你的家在哪里?家里还有什么人吗?是怎么进的行宫?”
“我家离这里比较远,家里已经没有人了,爷爷在我十岁的时侯就死了,奶奶也在三年前那场洪水中死了。那时侯家伙闹洪荒,我是被我们村里的大财主给卖到这里来的,当时大家都没有吃的,谁要想活命就要卖身给他,然后我和村里的一些其他的姑娘就被转卖到了这里。幸好三年前行宫招买奴才,我被选上了,这才被卖到了行宫里。否则,就要和其他的姑娘一样,被卖到红衣巷里了。”
“红衣巷?”苏千月拧眉,“那是什么地方?”
阿鸢顿时红了脸,一脸羞怯的说道:“就是……窑子,穷窑子,没钱的男人才会去的地方。”
“噢……”苏千月顿时明白了。
在古代,窑子和青楼还是有很大差别的,青楼里很多女子还可以靠才艺,舞艺生存,甚至一些有文化的靠文采也可以生存,这就是所谓的:买艺不卖身。而前去光顾的也大多是一个头有脸有身份地位,甚至有文化涵养的男人,他们很多时侯都是慕名前去,纯粹以喝酒会友,观赏才艺而去,并不一定需要身体交易。而窑子却恰恰不同,那里纯粹就是一个身体的交易市场,所交易的对象也大多都是是社会最底层的男男女女,根本不存在什么“风雅”二字,不过只为宣泄一时的身体兽欲。
想到这里,苏千月真不知道该说这个阿鸢是幸运还是不幸,若她真被卖到窑子里,只怕这辈也就这么完了。可就算到了行宫呢,还不是差点死于非命?
想了想,又问道:“那你可读过书,可认识字?或者说,你有没有什么能养活自己的活计?”
摇了摇头,“我们那里,只有男孩子才可以读书,女儿家是不能读书的。何况我家又很穷,并不曾读过书。不过我爷爷曾是教书先生,所以我也略识得一些字。要说活计,这些年在行宫,倒是跟人学过一些女工,绣工还算精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