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土地兼并,国之祸根(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有一座乱世皇朝》最新章节。

老头这话。

让李瑜起了杀心。

控诉我?控诉唐公室?真当寡人是佛性菩提?

但看杨黑大,仅仅只是抒发心中愤懑,并未真正造次。

李瑜忍住没有发作。

杀一群瘦骨嶙峋的难民算什么?

暴君?要暴也要像刘彻那样的暴君,打得敢犯我大唐天威者,虽远必诛。

李瑜也清楚,这是官逼民反。

是唐公室、世家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防民之祸。

在疏不再堵,单纯用杀戮手段,压得百姓一时,压不了百姓一世。

最好的方法,还是要恩威并施,给这群底层的百姓活下去的希望。

这样才能让他们成为寡人,不,是成为朕问鼎天下的基石。

再则,杨黑大言语中的信息,是李瑜迫切想了解的。

从安州来,莫非是暴动饥民真出现了新的变故。

念及此,李瑜压制住心中思绪,和煦地问道。

“老丈。安州如今怎么了。寡人这次去安州,就是去赈灾的。那些就是赈灾的粮车。”

他一边说,一边指向两百多台运粮的牛车。

看向装载满满的粮车,杨黑大不由‘咕咚’一声,吞了口唾液。

这群灾民,实在是饿惨了。

听见粮食,眼睛就如饿狼一样散发出油绿的光。

这杨黑大也是浮沉半生的人,能成一族族长,多少有三分见识。

很快,他就压下了内心的垂涎,认真回答了李瑜的提问。

听了杨黑大的述说,李瑜心中喜忧参半。

原来开州民变确实是聚集了上万饥民,迅速围住了州县,闹着要交出农具,罢农,反出唐国。

想以此逼县令武承嗣放粮。

武承嗣可不是善良角色。

一番敷衍,骗这群灾民说要设置粥场,赈济灾民。

粥场就设在安州北面的安平山下,濒临平江河。

灾民们听说有粥喝,就退到了安平山。

哪知道当夜,武承嗣就点起县府马步弓手三百人,外加他家族私兵,悄悄对灾民进行了突袭。

以有备击无备。

何况是一群武装精良的兵士,对上营养匮乏的饥民。

一夜屠杀,一万五千多饥民被屠杀殆尽。

剩余的纷纷作鸟兽散。

他杨氏一族,幸好是在安平山外围地带。

当屠杀开始之时,杨黑大反应快,带着族人从山北一路向北,这才逃到了唐州地界。

也是饿得急了,才冒险袭击了李瑜的车队。

对于杨黑大所说的武承嗣屠杀殆尽,李瑜不太相信。

就算是两万头牛羊,在开阔的平原地带,又是深夜,肯定能跑掉不少。

但武承嗣滥杀无辜的事实,却是毋庸置疑了。

按李瑜的估计,恐怕那厮还会杀良冒功。

不日就会提着难民的人头来表功。

说着“镇压安州乱民,斩首五千。”这类的请功之话。

“老丈,寡人有一事不明。这几年风调雨顺,既无天灾亦无水患。即便朝堂加征了几年的人头税,也不至于在这初春时节就揭不开锅啊。”

李瑜没有纠缠安平山屠杀的事件。

那件事固然重要,但在他心里,更要搞清楚为何初春时节,整个唐国就揭不开锅了。

在朝中,那群朝臣,就算如沈括、李启元之流,也并不接地气。

问政他们,大多将这事推到连年战争之上。

对此,李瑜一直是半信半疑的态度。

听了李瑜的话,杨黑大脸上浮现出愤怒之色,有些咬牙切齿。

“君上。老君上为了打仗,加征人头税、兵丁税,大伙儿勒着肚子也能挺过去。”

“可是税收通过下面的人来收,完全变味了,层层加码,到我们这些草头百姓身上,真的得卖儿卖女。”

“卖儿卖女卖不出去之时,只能卖掉老君上当初分给大家的田土。”

杨黑大的描述,让李瑜心中明了。

原来在唐国刚成立之时,先君李渊博为了激励耕战,是进行过一次土地改革的。

尽管改革不算彻底,却也让普通国民有了赖以生存的几分土地,作为最后的依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