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人前显圣(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有一座乱世皇朝》最新章节。
接下来几日。
李瑜去了邵季冬给他收购废铁的仓库。
在夜深人静之时,装了80多吨废铁到穿梭仓库里。
剩下的容量,他要装其他的物资,最主要的还是书籍类。
知识是第一生产力。
李瑜想要将基础教育的书,拿到唐国,去普及开来。
唐国的人,智商和这科技发达的2026并不差半分,所欠缺的只是知识。
短期内,这一举措,估计不会很快开花结果;
往长远看,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力,甚至于将战国科技树拔高一头。
在书店订购了一千套小学一年级到高三的数理化教材和教参;
顺便扫荡了大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教材三百套。
这些书拉到江心别苑的别墅,足足塞满了一个小房间,质量有十五吨。
看着这些成果,李瑜有些自得。
他没有急着穿越,这次回去后,天命点数就只剩下7点了。
非必要的情况下,短时间内他不想穿越回来,以免浪费天命点。
账上还十多个亿,他在谋划。
怎么把这钱用到刀刃上,为建设巍巍唐国奉献力量。
军火带不走,高端药品也带不走。
连反曲弓、复活弓这类用新型材料制造的远程武器,都属于超越战国科技树的范畴。
科技树上限的限定,让李瑜有些缚手缚脚。
翻看着陈启家传的古籍,他灵光一闪。
有没有可能,让现代实验室,研究出一种工艺,开发能在战国生产力生产的先进弓弩呢。
想到这,李瑜给陈启拨通了电话。
他记得陈启经营有仿古工艺品,很可能具备研发的条件。
三言两语,李瑜表述了他的想法。
听完李瑜的表述,陈启有些好奇和诧异,但并未多问。
“李兄弟,你的意思是要让我复原战国时候,秦国生产弓弩的工艺。现代人习惯了机床流水线生产,复原那时候的技术可不简单。”
“陈兄,我知道你手下有一群能工巧匠,以他们的能力和智慧,这应该不算难吧?”
“兄弟,你把这事想简单了,秦国强弓劲驽只在历史书里记载过,也出土过一些实物。用现代工艺仿制复刻并不难,但你要求用复古工艺,不借助十五世纪以后的技术,难如登天。”
一席话给李瑜狠狠浇了盆冷水。
正当他灰心之时,陈启的声音再次传来。
“也不是没有办法,和我合作过的,有一家德国机械研究所,那群人致力于复古工艺方面的课题。但因为资金问题,研究已处于停滞状态。”
接着陈启话锋一转,劝诫李瑜。
“为兄不知你为何会对这个感兴趣。但往这方面砸钱,我看不到任何有收益的地方,完全是拿钱打水漂。”
听到这信息,李瑜眼睛一亮,心中升腾起莫大的希望。
“人嘛,都有热爱,就像陈兄热爱翡翠白菜一样,花大价钱买去,不也只是收藏么?小弟醉心收藏复古工艺。你和这家机构熟,我能通过你资助他们么?”
陈启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没问题。但他们机构庞大,人员众多,无论设备、还是材料、科研经费,方方面面缺口极大。要弄出你要求的复古工艺,我估计起码需要1亿美刀以上。”
钱嘛,存着就是数字,能换成成果,强大唐国,才是李瑜梦寐以求的。
没有半分犹豫,他果决地将账户上的十三个亿,划拨给了陈启。
“陈兄,钱打过去了。我没有具体要求,只要是复古工艺生产的,无论是还是冷兵器、还是古代机械、亦或是其他,都行。出成果了,电子邮件发给我就是。多余的钱,有劳兄长给我全部兑换成现银,到时我来找你拿。”
电话那头的陈启听罢,哭笑不得。
“兄弟,除了赞助给机械研究所的钱,还剩下差不多7亿,全换成白银,差不多能换1亿克,这可是100吨。短时间内可不好搞。”
“哈哈,不急。对了,我要出一趟远门,估计一年半载回不来,下次来拿银子之时,再请陈兄喝酒表示感谢。”
李瑜的想法很简单,唐国需要大量白银充实国库。
无论是兵饷还是生产,都需要真金白银付账。
翡翠白菜这种珍宝,在异世换不了多少白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