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此人有何功绩?不过是种点粮食?(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开局带曹操去幼儿园门口》最新章节。

杨云笑道,“你们不知道这个人很正常,但我你们既感兴趣,我就给你们说说!他老人家,出生于1930年,是九江人,可以说一生都充满了传奇,从小他就对农业很感兴趣!在五三年的时候,从京城农业大学毕业!,1960年,分配道了一个农业大学当教师,那个时候,正是严重的大饥荒,粮食严重短缺,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都面临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袁老开始研究杂交水稻,也就是改良水稻!他相信,只要水稻改良了,那么就可以提高大米的亩产量,从而解决人口暴增带来的粮食短缺!”

虽然有一部分东西。

李世民听不懂。

但是改良水稻这几个字。

让李世民哗的一下就站起来了。

此刻,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个人能够被百姓弄出雕像?

因为关于粮食的东西,百姓肯定感恩戴德。

如果这个人,真的如杨云说的,改良了水稻的品种,提高了粮食的产量,那么一句封神,也绝对是可以的。

“后世居然能有如此大才之人!居然能通过改良水稻种子,然后提高粮食的产量?”

“当真是大慈悲之人!”

李世民虽然没有见到过袁老。

但是丝毫不影响,他现在对这个人,就心生敬佩!

“如果他真的做到了的话,朕愿意在大唐给他立庙,给他封神!”

....

而汉武帝这边。

也非常动容。

刘彻对这个人,也是非常敬佩。

因为粮食短缺,老百姓饿肚子,就立下了要改良水稻,提高粮食亩产量的宏愿。

单单是这一点。

这就是个圣人,也不为过。

就算是失败,他依旧值得人留念。

“东方塑,你给我把这个人的生平记下来,如果他真的完成了夙愿,养活了天下芸芸众生,那么朕,就在大汉为他立庙封神,有何不可?”

粮食这东西,就是一个国家的根本。

老百姓如果吃不饱饭。

那么会不会揭竿起义呢?

抛开稳固江山这一点,单单是让老百姓吃饱饭,那就是天大的公德了。

而杨云没有停下来诉说。

继续讲述袁老爷子的生平。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也就是距今五六十年前左右,这位袁老爷子,就开始研究起来杂交水稻!”

“1961年的七月份,他来到了一处农校试验选中,发现了一颗形状优秀的稻株!那颗水稻,简直是鹤立鸡群,长势非常好!老爷子非常开心,如获至宝,他想到,如果田地里,都是这样的水稻,那么亩产量至少可以达到千斤,这样的好品种,值得研究!”

“于是他就采摘了这颗水稻,然后留下种子,打算第二年的时候,种植上千颗秧苗,验证一下是否能够让奇迹延续!”

“但是结果让老爷子有些失望了,这颗优秀的水稻种子,并没有如期延续优秀,同样的天气、水土、处理方式下,水稻高的高,矮的矮,简直是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这次虽然失败了,但是也给了老爷子一些灵感和帮助!”

“在长达四年的研究下,老爷子遍访大夏何川,穿梭田地之间,找到了第二株非常神奇的水稻!名字叫做洞庭早籼!”

“通过显微镜观察,这样的水稻,具备一种珍贵的东西,那就是天然的雄性不育株!”

“从此,杂交水稻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而在1970年的时候,老爷子又在野外,发现了一片大概为200平的野生稻米!”

“因为其优秀,他再次研究起来这些野生稻米!经过显微镜确定,这些稻米和实验田里的稻米,都是不育株,老爷子把它命名为野败。”

“野败的出现,也是杂交水稻突破的关键因素,可谓是带来了新契机!”

杨云慢慢的讲述着,说了半天,想喝口水。

突然的停下,李世民一皱眉头,“然后呢?最后是怎么啊?成功了没有?”

朱元璋也连忙询问,“继续啊?成功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