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看学习资料的快播(二合一4200+)(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没胆创什么业?》最新章节。
“从地方银行挖人,再由这些人去和银行谈判。
我们向银行承诺提供存款、预付手续费、兜底交易风险等。
先从这些地方小银行身上撕开一道口子,再慢慢发展壮大。
至于法律,暂时不用管,反正公司法人不是你,也不是我。
到时候真的抓起人来了,也是抓公司法人。
你们就算被抓进去了,放心,我会花钱捞你们出来的。”
众人嘴角抽搐了一下,论耍流氓,还得是林总。
林野突然想到了什么:“对了,可以给领导打个报告,提一提《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
这样也许能留个好印象,让我们早点儿合法合规。”
张小松尴尬道:“林总,这个我们不熟悉。
我听说你之前给日报写了两篇文章,要不你来写?”
林野点头道:“也行,我来写。”
会议结束后,看着立马写报告的林野,张可看了眼四周后,小声问道:
“林总,我家里人建议我出国留学,你说我要出去吗?”
林野笑了:“你都跑去攻击白宫网站并在上面留言了,你觉得你去了还能回来吗?”
张可讪讪地摸了摸鼻子:“那不是年轻不懂事吗?”
林野戏谑道:“老美有一个名单,只要上了名单的技术人才,大概率会人间蒸发。
以你的技术,只要跑去美国,相信我,你很快就会体现一把上生死簿的感觉。”
张可缩了缩脖子,感觉凉飕飕的,他疑神疑鬼的看了看四周。
“林总,你说儿哄?”
林野看着心虚的张可:“你要是不信,你去试试。”
张可想了一下问道:“林总,如果待在国内,国内的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是模仿的国外,有发展前途吗?”
林野反问道:“怎么?你看不起?”
张可理所应当道:“你都抄别人了,我肯定看不起啊!”
林野点了下头,这句话很有道理。
但成功大多是抄出来的,财富同样如此。
华国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模式就是抄!
滴滴抄的优步。
百度抄的谷歌。
京东抄的亚马逊。
淘宝抄的易贝。
支付宝抄的贝宝。
优酷抄的油管。
“我不在意别人怎么看,我数着我挣来的钱就行了!”
几人对视一眼,都觉得很有道理。
就像一位领导说的:不管白猫,黑猫,只要能够抓到老鼠,它就是好猫。
张可人有点懵:“不犯法?”
“犯什么法?好比文学,这不叫抄,这叫借鉴。
有本书里面是这么说的,大多明令禁止的,它可能是有好处的,只是不想分给你。
很多积极提倡的,可能是提前挖好的坑,就等着你往里面跳。
而且,你告诉我哪个国家不是刚开始学习借鉴别国,然后慢慢发展起来的?
大家都是这么一步一步的走过来,不要觉得不好意思。
当你抄无可抄的时候,那时候才需要你创新。”
张可听得一愣一愣的,看了眼自己电脑上的音乐网站:
“导航网站和论坛这些我知道怎么赚钱,但是林总你说网上冒出来的这个九天音乐网怎么赚钱?”
音乐网站赚钱吗?
赚,肯定是赚。
但是主要不是赚用户的钱,而是从资本市场上捞钱。
也就是说通过一些手段扩大规模,拿到上市标的去股市圈钱。
不仅仅是互联网行业这么玩,很多行业都是如此,例如制造业。
它们把利润看成行业门槛,把规模做成盈利方向,以至于主动选择主业亏损或微利。
拼命搞死中小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把现金流和上市当做捞钱的奥秘。
以不赚钱为门槛,卷死大部分同行。
然后拿着市场规模这张入场券,在普通人接触不到的资本市场捞钱。
这就是所谓的人口红利。
也就是这种特殊规则下的产物。
那些拿不到资本市场入场券的企业想活下去,就只能从各方面压缩成本。
说得很绕,但实际上举个例子,大家就懂了。
比如一家营收10亿的制造业企业,平均利润也才5个点左右,一年干下来也才赚5000万。
假如它靠着利润为零甚至为负,卷死同行,抢占市场。
营收拉高到100亿,然后上市。
不说股份价值,就算它每年从银行授信20亿,光上市公司制造业低息获取的贷款,拿去做二手贷款至少2个亿的利润。
更何况股份价值和上市公司的隐形利润,那加起来就更高了。
好比15年的时候,全国上百家上市公司制造业企业跑去干P2P网贷。
为什么?因为利润高,来钱快。
正儿八经的干,要卖多少产品才能赚到这个利润?
其实不光我国大多数行业如此,全世界的大多数行业都是这么一路玩过来的。
只不过现在西方产业升级了,很多产业的高利润,都是建立在技术或者专利的产品垄断之上。
简单地说,他们已经跳出了中等国家发展陷阱。
当你是独一无二的供应来源时,卖多少钱就是心情问题了。
所以产业升级本质上并不能提高产品利润,只是避免被人有我无的过度剥削。
一旦人有我无的问题得以解决,那么市场就从垄断变成了充分竞争。
此时利润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全行业普降。
因为任何充分竞争的行业,最终都会变成同质化竞争。
然后演变承压成本,军备竞赛和内卷式降价的局面。
这也是为何很多时候,我们听到某行业又突破了国际技术封锁。
但是作出该贡献的行业,反而大规模的降薪裁员。
所以要想提高利润的唯一途径,要解决的是供应的不可替代性问题。
不可替代性供应有几种路径,产品的不可替代性,渠道的不可替代性等等。
但是这很难,非常的难。
人类天性趋利避害,面对困难或复杂的任务,人们往往会选择简单模式。
比如千禧年的软件园模式,整个业务流程轻车熟路。
相关产业链高度成熟,圈地做软件园就行了。
软件园里有没有软件企业不是关键,关键的是要规模大,动静大,要资产负债表上的数据漂亮好看。
只要数据够大,够好看,你就能融到资,拿到资本市场的入场券。
2000年如日中天的托普集团,不就是如此吗?
软件园里杂草丛生,但它就是拿到了入场券,还成功上市了。
反而一心搞互联网的网易、搜狐、新浪这三大门户网站,在内地你就上不了市。
不要说内地,就是香港,抱歉,领导不批,你就上不了。
能去美国上市,都是通过一些漏洞,再加上关系才通过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