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完美猎场(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闯荡1983》最新章节。
向阳屯东沟的河崖下边,刘明义带着一帮老头、半大老头,一边磕打着秦达的‘爆胆神枪’报号,一边‘嘿呦嘿呦’喊着号子拽着猎物。
秦达站在河崖上,一边警戒,一边却掐起了手指头算账。
一晚上连续干下了仨黑瞎胆,秦达的心也慢慢大了起来。
刚刚开了不到五十枪。
三叔王五七给精挑细选的八八式马枪,也入不了他的眼了。
由此类推,小畜生的四四式、毛子的水连珠马枪、自家的五三式步骑枪,也都有些不入眼了。
就跟秦达到了武装部,张口就要大八粒一样。
他心里的最优选择依旧还是大八粒。
那枪不仅能连发而且威力大,打仗都有些富余了。
给子弹头磨圆一点打熊瞎子正正好。
当然自家的五六半也是正正好的一条枪。
但比起大八粒,五六半的性价比不高,买条新的五六半,起码能买两三条大八粒。
而且供销社、书店里的五六半精准度也未必有大八粒好。
如果遇上洪流期生产的,还得找个正经本事人好好校枪。
大八粒就不一样了,全是校完之后,经过实战检验的。
如果三叔能给找条九九新的大八粒,那就是性价比爆棚了。
还有一点,拿着缴获的枪打猎,心态也不一样。
真按照刘明义的说辞,打多了山神爷会怪罪,那也得去怪罪生产大八粒的美国鬼子。
现在是夏末秋初,护农至少还得俩月时间。
而且等老秋之后收了庄稼,大田里的猎物也不会少。
一晚上就干仨黑瞎子,秦达估摸着两个月时间,他怎么也能再干上仨。
至于在这磕了熊,别的熊瞎子就不会来了,那也得分地界。
就跟刚刚磕死在河沟里的俩黑瞎子一样,人与人之间会玩心眼儿,山牲口之间也会争地盘。
领地就是山牲口的口粮田。
吃不上饿急眼了,向阳屯子的大田就是没领地的山牲口最好的餐桌。
因此这里的猎物,也不会出现短缺。
大田里的山牲口太多,虽说影响收成,但对于单枪护农的秦达来说,山牲口多了也就意味着丰收不远了。
即便是重生,想要完成原始积累也是不容易的。
而有了原始积累,即便是不重生,这年月捞钱的机会也不会少。
但许多事都要有个前提,那就是合法。
跟打猎相比,做买卖去完成最初的原始积累,在现在这个时候,许多生意还真是不合法的。
加上外面严打的形势,过于跳脱,或是遇上林奇峰家这样的对头,做买卖对秦达来说差不多就是条不归路。
赚钱,对秦达而言并不是全无目的的。
都说父一辈、子一辈,秦宋王老哥仨那本账簿维持下来的战友情,用不着父一辈、子再一辈,最多再有个十年八年,就会拖垮老哥仨跟三家的十二个孩子。
当重工业区不复往日辉煌的时候,别说老哥仨那些战友们的孩子了,就是老哥仨的工作也不定稳当。
亲情的维护本就很难,老哥仨拜把子加姻亲维持下来的亲情,也将在十来年之后,败给简简单单一个‘钱’字。
秦达半生漂泊不是他的遗憾,老哥仨的战友情没能延续下去,三家的孩子也被拖的七零八落,才是他最大的遗憾。
现在有了挽回的机会,秦达决定用最简单、最粗暴的方式来维护这种情谊,那就是搞钱,搞到很多钱!
警戒中,一帮子老头、半大老头,也没给秦达太多神游天外的时间。
河沟里的两熊一猪被拽上河崖之后,嘈杂声就打乱了秦达对未来钱途的畅想。
“这下行了,今夜里放了这么多枪,又打了仨熊瞎子一头野猪,山牲口再尿性也不能来祸害庄稼了。”
“刘二瞎子,你回家把老牛车赶来,给东西拽回去,分肉的时候多给你十斤。”
秦达想他的大八粒、想着用钱再续家里老哥仨战友情的时候,刘明义带着一帮半大老头,也给仨熊一猪收拾妥了。
这老头许了刘二瞎子十斤肉,也就找到了运输工具。
安排完了运输的事儿,刘明义提着一嘟噜肉,带着一股腥臭气,就走到了秦达跟前。
“三小子,你真是好本事,刚刚打的那是一头三百多斤的老母猪,你看这野猪肚子,正经带疔的朱砂肚,再靠几年这野猪肚子里就该有猪砂了。”
这野猪肚,搁一般人也就错过了,但搁刘明义身上,杀熊取胆、杀猪取肚就是基本操作了,因为在他眼里,熊胆、猪肚不是用来换钱的,而是药材。
看了看刘明义手里臭烘烘的野猪肚,秦达也想起了肠胃不咋好的大嫂。
“刘叔,我大嫂肠胃不大好,这猪肚子能给我留着吗?”
想着离家那天早晨,吃大饼子的时候,想起的大嫂肠胃不好,秦达直接就给大嫂预定下了这个野猪肚。
“那咋不成?这么大个的带疔朱砂肚子,可不能煮着吃了,得焙干磨粉当药吃。”
刘明义作为正经药铺的正经学徒,把脉治病的手艺虽说只是皮毛,但分辨药材、炮制药材的手艺,却是有正经传承的。
秦达要野猪肚只是小事儿,这个时候,刘明义更在意的却是药学知识的传承。
“我刚刚看了这肚子上的疔起码十七八个,这老母猪之前少说吃了十来条毒长虫,治胃养胃的药材肯定得造不老少。”
说着话,刘明义就翻开了手里的野猪肚,开始给秦达指点这副野猪肚的不凡之处。
“三小子,野猪肚子上的一颗钉就是一颗毒长虫的毒牙,野猪的肚子扎上毒牙指定得烂穿了,它疼就得自己个找药吃。”
刘明义讲的仔细,秦达也不怕那臭烘烘的味道,认真的听了起来,毕竟,野猪肚养胃、治胃的疗效,是跟他身边的人息息相关的。
“这猪也是吃滑了嘴,没少造毒长虫,这么大一个朱砂肚子,起码能出一斤粉,到时候分我一半呗?”
给秦达科普完带疔朱砂肚。
刘明义虽说也遗憾于没有形成真正的猪砂,但如他所说,野猪的肚子穿了好、好了又穿,野地里养胃的药材还不知道造了多少呢。
这些药材的药性,虽说大多都随着野猪的食道流失了,但一点点、一年年的积存下来,这一副野猪肚,就是一副治胃、养胃的良药。
刘明义经年跑山,风餐露宿、枕冰卧雪也是少不了的,他一样肠胃不好,一样需要这副带疔朱砂肚。
煮着吃,两人没法分。
但好在野猪肚够大。
磨成粉,三百斤的老母猪肚可就出货了。
一斤粉那是保守的说法,刘明义估计,这套朱砂肚起码能出两三斤干粉。
“那咋不成?吃没了就再打呗!刘叔,你能不能跟护农的这些爷们说说,咱们也帮他们护了呗?”
听到秦达的轻巧言语,这次轮到刘明义给他翻白眼了。
一夜磕仨黑瞎子,其中还有一头五六百斤的老黑瞎子,不说百年不遇,也是几十年难寻。
当然这也跟林场磕了周围山上的山神爷有关系。
没了老虎,可就是熊瞎子称王称霸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