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青年十八(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闯荡1983》最新章节。

“你也是,厂里这些混小子、盲流子,你爹、你二叔都管不了,显你能了,你去管他们?”

见老秦头子出了院门,孙腊梅这才象征性的在小儿子裤腿上拍打了两下。

她倒是不怕儿子去管闲事。

她怕的是儿子去管寡妇家的闲事。

半大小子、带孩子的浪荡小寡妇凑在一起准没好事儿。

“娘,饿了,先吃饭,不然就不赶趟了。”

知道老娘担忧的是什么,没往这处用心的秦达,就不想让老娘瞎想了。

“不是娘说你……”

“你孙家二嫂子上茅房,你去凑的什么热闹?”

“万一被人赖上,说不清道不明……”

“起来!赶紧吃了饭换衣裳。”

见小儿子有些不当回事儿,孙腊梅再次拍了下他的裤腿。

煤矿家属区虽说没有村屯里那么多的糟烂事儿,但正经抖落一下,糟烂玩意儿也是不少。

孙家男人活着前儿也不是什么好老爷们。

摸鱼淹死在了水泡子里,不仅给矿上抹了黑,还剩下一个小寡妇拉扯俩丫头。

按着前几年的光景,那小寡妇不浪荡也活不下去。

过日子是钱的事儿。

但也不全是钱的事儿。

家里没了顶门立户的梁柱子,日子再过也是难过。

“娘,我啥时候凑过这热闹?”

“就是昨儿下晌打茅房前面路过,遇上王家那俩小犊子调戏孙家二嫂子。”

“要不是孙家那俩丫头在,我也不能下狠手。”

虽说知道有些事儿越描越黑,但家教如此,秦达有必要解释一下。

老娘称呼他为‘三小子’,但他在秦家可不是行三。

上头除了俩哥哥还有俩姐姐,他正经是老五,只是在秦家儿子里排第三。

祖籍胶东的老秦家虽说不是什么书香门第,但也是忠厚传家。

如果真是秦达调戏了孙家寡妇。

半大老头秦茂业,大概率会拿着报废的凿岩机铁钎子招呼他。

忠厚传家,现在还是极好的品质之一。

不仅可以在家属区站的住脚,在周围的十里八村也一样站的住。

但凡不是跟钱有关的矛盾。

凭着‘忠厚仁义’四个字,现在都能说得上话,而且说出去的话还有相当的份量。

给老娘解释过之后。

秦达起身走到灶台前。

蓝花海碗里装的是泛着油光的大碴粥。

柳条浅子里盛的是带着嘎嘣的贴饼子。

酱褐色的小碗里则是淋了荤油的蒸咸菜。

“娘,带嘎嘣的饼子给我嫂子留着,我吃蒸的饼子。”

看着柳条浅子里的五张呼饼子,秦达不禁双眼泛酸。

倒不是因为日子过的不好,而是想起了待他很好的大嫂。

大嫂肠胃不好,喜欢吃糊香的干粮。

可在整个八十年代,家里的呼饼子大多被秦达吃了。

将来的大嫂却会因为胃癌故去。

按秦家的工资水平,外加东北林区肥沃的黑土地。

秦家在八三年虽说不能顿顿吃大馒头,但一年吃个二百天还是没问题的。

老秦头是双林矿主管生产的副矿长。

秦达的大哥秦胜是电工组组长。

大嫂王丽萍是出纳。

二哥秦强参军在部队。

两个姐姐也已经嫁人。

老娘孙腊梅则是在家操持家务。

除了三个人的工资收入,矿上还给家属区弄了一片临时耕地。

家家户户都有五六亩地可以打粮,因此双林矿职工的日子现在过的也委实不错。

秦家几个人的收入加在一起,每个月净剩两百是没问题的。

但秦老大、宋老二、王老三兄弟,转业之前在战场上欠了人命债。

就因为这份人命债,三家绑一起,一年下来也剩不下一千块钱。

“算你还有点良心,这是要打上干活了,懂道理了。”

使胳膊肘子怼了一下小儿子,孙腊梅也不吝啬夸奖懂道理的三小子。

看着秦达叮咣五四将吃的一扫而空,她就更高兴了。

人是铁饭是钢。

干多累的活儿,就有多大的肚量。

能吃才能干,这样的儿子怎么能不讨老娘的欢心?

吃了饭,换上老秦头满是补丁的工作服,秦达这才拎着爷俩的干粮袋子走出了干净整洁的红砖小院。

“三小子,婶子家里蒸的大馒头,进屋吃俩再去上班。”

秦达刚出自家小院,就被隔壁小院忙活的婶子给看到了。

“婶子,在家吃了六个大饼子,吃不下去了。”

婉拒了隔壁婶子的好意,秦达家对面的马嫂子又来凑了热闹。

“那到嫂子家喝碗面条汤溜缝,嫂子下的手擀面。”

“马嫂子,真的吃不下去了……”

刚刚走出家门,秦达就感受到了家属区的热烈氛围。

这可不是假客气,而是真真切切的情谊。

“秦婶子,你家我三兄弟真是越长越魁梧了,这大个,今年十八了吧?该说亲了吧?”

出门送儿子上工的孙腊梅听到马家媳妇对儿子的夸奖,脸上却没露出该有的笑意,而是开口怼道:

“小马家的,你快别骚了啦……”

“他老宋二叔家的二闺女,不是在京城上大学吗?”

“他老宋二叔说了,我家二小子不回来,就让二丫头嫁三小子……”

说完,孙腊梅也不跟邻居们嚼舌根子,转身昂首回屋。

老秦头把兄弟三人,也是正经的一世人三兄弟。

不仅彼此拜了把子,儿女间的婚配也是乱糟糟的不像样。

秦家老大的媳妇是老三王五七家的大闺女。

秦家的两个闺女,分别嫁给了宋家跟王家。

三个半大老头彼此称兄道弟,三家的老婆子就是互为亲家了。

这倒也不是三兄弟胡闹。

只是因为持续十年的洪流,也一样影响到了兴安岭的林业小城。

那时候真就是人多力量大。

三兄弟间既有把兄弟的义气,也有互为姻亲的亲情羁绊,因此才能安然无事的走到今天。

只是随着洪流退去,三家孩子的心也活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