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世家大族(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手握三国志,刘辩乱汉登帝位》最新章节。
小黄门匆匆地赶了出去,传达着刘辩的命令。
此刻,刘辩的脑海中思绪万千。
这几个人,可不好对付啊。
袁隗、袁逢,他们是汝南袁家的后代。
从章帝那时起,他们的曾祖袁安就担任司徒;
到了安帝时期,祖父袁敞又任司空;
桓帝时,父亲袁汤担任太尉;
到了本朝,袁隗先任太尉后任太傅。
袁家四代,出了三位公卿,在天下的士林中享有极高的名望。
除了袁家,弘农杨家也是四世三公。
杨彪的曾祖杨震,在安帝时任太尉;
祖父杨秉,桓帝时也任太尉;
灵帝时,父亲杨赐又任太尉;到了本朝,杨彪同样担任太尉。
杨家先祖杨敞,在昭帝时期甚至是当朝的丞相。
杨家在士林中的地位,相比袁家,更加超然。
颍川荀家,虽然没有杨家和袁家那么深厚的历史背景,但在世家当中也是顶尖的存在。
荀爽的父亲荀淑,在桓帝时期有“神君”的美誉,他生了包括荀爽在内的八个儿子,士林赞为“荀氏八龙”。
荀家可谓是士林新生的一大世家。
同在颍川的还有陈家。陈家与荀家相似,陈纪的父亲陈寔是士林著名的大儒士,与荀淑等人并称“颍川四长”。
陈纪更是继承了陈寔的学识,与其父、其弟陈谌并称“三君”。
陈家是近几年风头正劲的名士家族。
四大世家联合到来,刘辩心里清楚,这正如曹操所说,求贤令打到了他们的根基。
这关系到这些家族能否继续垄断朝廷的官员选拔。
虽然曹操上书建议设置内官司,但也得让他们接受才行。
不然,一场大乱就在眼前。
刘辩正在闭目思索,袁隗等人已经到了面前。几位重臣跪地道:“臣等参见陛下。”
刘辩深吸了一口气,笑着道:“诸公无须多礼,来人,赐座。”
几人又叩首道谢,方才站起入座。
入座之后,袁逢在这些人里面官职最低,因此率先开口道:
“臣闻陛下今日于朝堂之上,开布求贤令,以纳四方贤士。
陛下唯才是举,心胸豁达,实乃大汉之福,黎民之福也。”
这是老儒们的惯用方法,先把自己捧高,让刘辩放下戒心,然后再出杀招。
这样的招法刘辩不知见了多少次,因此对答如流道:
“周阳公过誉了。今天下盗贼蜂起,北有黑山贼军,南有黄巾乱民,西有匈奴鲜卑,东有白波逆贼。
天下动荡至此,朕寝食难安。
幸有诸公辅佐,得保祖宗江山。然外患未尽,而内忧频起。
士常侍谋逆犯上,大将军以身殉国。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今颁求贤令,实为无奈之举。
惟愿天下志士相助,共辅大汉社稷。”
刘辩一番话,不软不硬地给了袁逢一个钉子碰。
现在天下乱成这样,你们束手无策。
以前不是说宦官就是说外戚,现在他俩都没了,你们还没办法。我也是实在没办法,所以才颁布的求贤令。
五官中郎将陈纪拱手道:“陛下所言极是。天下动荡,百姓有倒悬之苦,苍生蒙兵戈之乱。
然陛下所颁求贤令,处处以才为先,枉顾其德。
如此以往,朝堂之上小人当道,普天之下士子寒心,乡野之中父不慈子不孝,兄不仁弟不爱。此诚祸乱之始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