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谁敢当堂下掌,唯某崔季舒!(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六龙同朝,家父千古暴君?》最新章节。
五月初二,高澄从晋阳来到邺都朝见元善见。
高澄依照旧例,故作谦虚姿态,推辞四月底朝廷加封渤海王高澄为齐王的诏令。
高澄:臣德行尚浅薄......不该受此殊荣!
元善见只得配合高澄上演一番君臣和睦的戏码。
元善见:大王实乃国之肱骨......应该受此殊荣!!!
高澄见元善见态度正确,表演卖力,遂解除了元善见的幽禁。
元善见就此,得以重新自由活动在宫城当中。
是日,元善见时隔两年,重新跨出含章殿,与在殿外等候他已久的高皇后相拥而泣。
元善见身高一米八五左右,高皇后几近一米七,两人相拥一起,就跟后世偶像剧开拍一样。
加之正午的太阳尤甚和煦,照在这对帝后夫妻上显得很是唯美温馨,简直就是电影的质感。
唯一难崩的是,旁落里站有着一米七出头的八字胡儒生,正是黄门侍郎崔季舒。
崔季舒锐利的目光宛如钉子般,盯定在这对天家夫妇上,不曾动摇,很是尽职。
高澄做戏做全套,当日在昭阳殿内召见群臣商议,询问朝廷加封自己为齐王并赐予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事情是否合理?
满朝文武皆认为:“高澄在父亲高欢去世后以雷霆手段稳定了朝局。
在文事上,高澄任人唯能,编纂律法《麟趾格》,严惩官场贪贿腐败现象,既派遣干吏到河北扩户和整顿豪族,又改革盐务,还推行新五铢钱稳定经济...
在武事上,高澄不仅平定了河南侯景叛乱和战胜了萧梁北伐的十万大军,更是在日前实现了吞并两淮的丰功伟业。”
由是,百官皆认为高澄受封齐王是当之无愧的事情!
眼见众望所归,高澄依旧故作自己是万般不愿,但由于朝廷实在需要自己方才勉强接受的摸样。
三日后,高澄才正式接受朝廷四月底便已下诏的封赏。
五月初七。
东柏堂内,高澄召集陈元康,崔季舒,崔暹和杨喑四大亲信商议自己的篡位事项。
高澄开门见山:“对于昔日曹丕受禅称帝的事情,你们怎么看?”
崔暹作揖直言:“天命已经不钟意于汉,曹丕的受禅是在为汉朝“解围”!”
崔季舒不愿甘居族侄之后,神情激昂,竟直接拍案而起,劝进高澄:“天命不于常,帝王不一姓!
大魏自宣武、孝庄两帝之后,世多变故,国家逐渐走向衰败,可以说国家自宣武一朝开始走向了灭亡。
......
如今率土之内,无论是论功还是论德,没有人能比得上大王!
主率土者,除了大王,还有谁能担任之呢?
现在天命和民望都在大王身上,大王应当效法尧禅舜的事情!!!”
【宣武帝:元修,被自己亲妈鸩杀的主人公,历史独一份的待遇】
【孝庄帝:元子攸,尔朱荣扶立的天子,虽是汉献帝的处境却做出了荆轲的事情,最终更是亲自手刃了尔朱荣。
二十四岁的元子攸亲自手刃了尔朱荣后,他认为自己不会沦落成汉献帝的帝王,然而等待他的并非是属于他的时代。
因为北魏的掘墓人是遭受欺压已久的六镇子弟,尔朱荣这位镇狱明王身死后,解放出来的是数不尽的各路魔王。
元子攸确实无法成为魏献帝,因为粗莽的尔朱兆终究不是斯文的曹丕。
继承尔朱荣晋阳遗产的尔朱兆,于同年将元子攸活活在晋阳的佛寺上勒死】
高澄顾自颔首,显然很是满意崔季舒这番直白的劝进话语,于是将目光投放在了自己最为看重的陈元康身上!
高澄一脸笑意:“长猷,你怎么看!?”
陈元康自席上长身而立,作揖拜道:“如今天下人还心怀着大魏,齐王万万不可行僭越之事。”
高澄笑容顿然凝固。
眼见自己最为器重的心腹公然反对自己,高澄凝固的面容逐渐显现不悦。
崔暹眼见高澄不悦,于是亦从席上长身而立,指着陈元康,大声呵斥道:“陈长猷,你怕不是没睡醒吧?怎么能说这种胡话呢?”
崔季舒也从席上长身而立,指着陈元康破口大骂:“你这老腐儒,怕不是被猪油蒙了心智?
然不成,你也想当第二个荀彧吗!?
难道,你也想在大王来日顺应天命的时候,看着一个空荡荡的食盒子而自尽吗!!?”
【建安十七年(212年),荀彧坚决反对大臣请愿曹操进爵国公、加封九锡的提议,导致该提议暂时搁浅。
同年,曹操南征孙权,路上赠送食物给荀彧。
荀彧打开食器,见器中空无一物,因此服毒自尽。】
【值得一提的是,在史书上,一向喜欢在大臣去世嗷啕痛哭来博取爱才美名的曹操,唯独在荀彧身死后没有落泪。
因此有人认为曹操尤甚愧疚荀彧这个忠义之士,所以没有利用其死来博取美名。
至于究竟有没有这个原因,权且仁者见仁了】
于是偌大东柏堂里,高澄坐在堂上北主位,堂下三人长身而立,二崔咄逼陈元康,新任吏部尚书杨喑则落席在了末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