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白嫖不香吗,干嘛花钱(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正阳门下:我的文艺人生》最新章节。

他脚步顿了顿。

《燕京文艺》韩春明是知道的,在五十年代创刊,首任主编老舍,《雷雨》的诞生地,1980年正式更名成《燕京文学》后,影响力达到巅峰。

汪曾祺的《受戒》,就是在更名后刊载的。

老先生那种宠辱不惊的心态,非常值得后人学习,而且他还很会做饭。

上辈子,韩春明就是看完这书,才突然萌生向老先生学习的想法——

干餐饮!

“这么说起来,老先生还是自己领路人呢。”

这关系不就扯上了?

人嘛,出门在外面,名头背景可不都是自己给的?

想到这儿,韩春明一乐。

现在的《燕京文艺》尚未改名,刊载的内容也处于墨守成规,抱残守缺的状态。

但饶是如此,在国内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走到摊前随意扫了两眼,硕大的标题很是醒目,当下已经发行到第七刊,连载的是部短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

“爷们儿,来一份?”

摊主脸上挂着笑,真诚的语气,让对面的韩春明差点没忍住真来一份。

趁着对方低头整理东西的功夫,韩春明心里嘀咕了一句:

“白嫖难道不香,干吗花钱?”

头一歪走了!

不远处,涛子已经挪到城墙边上,一群小年轻正忙着起灶,知青返城工作难,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干脆办起了青年茶摊。

两分钱一碗的大碗茶是通货,北冰洋汽水一毛一,妥妥的轻奢。

四九城现在860万人口,再加上外地来出差的、游玩的,每天要从这儿经过的人流不计其数,而且正赶上夏季,这小小的大碗茶生意,居然做的相当红火。

要不这群眼光极高的精神小伙,哪能拉下脸干这工作?

只不过,目前的茶水摊子还是公家的,别看一群人忙的热火朝天,其实到手的钱真没几个,远不如工厂企业来得实在。

韩春明来到近前,拍了拍李成涛肩膀。

他正操着还没睡醒的舌头,磕磕巴巴地跟小姑娘唠嗑呢。

那闺女急得一头汗,眼睛直眨,估摸着是想把涛子支走,但面皮薄又不知该怎么开口。

边上支楞摊位的青年们也没闲着,偷摸摸地暗笑李成涛结巴,那想笑又不敢出声的小表情,简直快憋出内伤来了。

看上去挺气人的。

韩春明特仗义,勾着涛子肩膀,嘿嘿一笑:“抱......抱...抱歉,我这——”

“......这,这......”

“哥......哥们,讲话.......”

还别说,这货学的是真像,结了半天,像是实在憋不出来了,最后干脆嘴巴一闭,不说了。

反正只要他自己不觉得尴尬,尴尬的一定是别人。

小青年们没看出他的尴尬,停下手上的活,眼神没什么善意,也没什么恶意,就是单纯的看热闹,已经开始起哄了。

窃窃私语,交头接耳。

刚才那个还能说几句,可后来这位,急得大家伙想尿尿。

“这哥们儿讲话咋啦?”

“您倒是说啊,哎哟喂,哥们儿你真是把我急坏了。”

“大早晨跑咱这儿练相声来了?”

有人打了头,跟着就有人接着打趣。

这个年代的友好,并没有体现在所有人身上,不少刚返城的知青,身上愣头儿青味特重,脾气也不见得多好。

加上工作的不顺心,心里都憋着股野火。

眼下这群人,嘴巴里尽管没那些不好的词儿,但语气中却带着一股子调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