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惊变(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败家好太子》最新章节。

生死,一瞬间!

若非迫不得已,他绝不会行此等以命为赌注的冒险。

皇帝来到儿子身边,神情古怪地问道:“校场中的将士,到底从何而来?”

在绝望之际,突然峰回路转,朱慈烺有种说不出的兴奋:“这便是儿臣要给父皇您的惊喜!”

“惊喜?”皇帝只觉得惊吓。

“正是!”校场中的军官已经统计好了人员和设备,上前报给了朱慈烺,“惊喜就是满装备的三千六百火铳手、一千骑兵、四百炮兵,合计五千满员的神机营。”

“他们为何会凭空出现?”皇帝还有些惊魂未定。

朱慈烺回道:“父皇,此乃祖宗在天有灵,成祖皇帝不忍大明社稷断绝,因此派兵遣将来助父皇一臂之力!”

皇帝有些无奈。

这算什么鬼话……

“子不语怪力乱神。”

朱慈烺指着凭空出现,正在整理装备的五千神机营将士,直言不讳地质疑:

“那是子无神眷!”

太子的话实在惊人,更惊人的是,谁也无法证明太子在说谎。

五千整戈待发的精锐将士。

制作精良的火铳、火炮。

一项又一项,全是现在的大明,不可能拿得出来的手笔。

神、仙本就是虚无缥缈,谁能证明神,真的存在或真的不存在。

无法证明。

皇帝也不能。

“就算是……可五千人太少了些,京城如此宽阔,为何不多派些人来……”

在最开始的震惊过后,勉强接受了并不严谨的说辞,反过头来竟还埋怨起祖宗派来的人太少。

皇帝的担忧也在理,京城经大明历代帝王修缮,城池宽广可并行跑马,区区五千人,连城墙都站不满。

即使有火器之利,在庞大的防线缺口面前,恐怕也无济于事。

“兵贵在精不在多,儿臣倒是觉得五千人很合适。”

过多的解释没有必要,神秘是鬼神之事不被戳破的基础。

“太子可是有破敌之策。”皇帝有些犹豫,太子太年轻了,年不过十五,他似这般年纪时还是个懵懂小王爷。

“算不上破敌之策,倒是可给贼人迎头痛击!还请父皇下令让儿臣去抓拿几个奸臣!”朱慈烺没有长篇大论。

三月十九日,也就是今日的清晨,见大明大势已去的兵部尚书会打开正阳门。

天快亮了,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皇帝疑惑:“你要拿何人?”

“兵部尚书张缙彦!”朱慈烺狠狠地道出一人之名。

“朕需要一个解释。”皇帝皱着眉头,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都没有理由随意捉拿一个朝廷大臣,更别说还是奉命守卫京师的兵部尚书。

皇帝的不解在朱慈烺的意料之中,毕竟不是谁都像他一样知晓未来之事。

“祖宗在天之灵告诉儿臣,此人会在天亮后打开城门放贼人进城。”

遇事不决,祖宗有灵,人总不能上天去问祖宗为什么。

对于这个回答,皇帝显然不满意。

“父皇纵使不信我,岂能不信祖宗,五千将士可是实打实的。”

舌灿莲花之类的事朱慈烺办不到,也无需靠言语说服皇帝,没有比出现在校场的五千神机营将士更好的说辞。

皇帝看着儿子坚决的眼神,叹息一声道:“罢了,你若真得了先祖垂怜,那不妨一试,期望你莫要辜负朕。”

“儿臣必不负父皇所望!”

朱慈烺松了一口气,如果皇帝死活不答应,那他恐怕不得不强来了。

只是,那样父子之间的情分,恐怕就要一刀两断了。

若真渡过此劫难,到了日后,这一点点的裂缝,可能造成的影响——后患无穷。

朱慈烺令神机营一分二分,他领三千人一路往正阳门去,而其余两千人则由左右掖军统帅带领宫中禁卫、净军数千人带圣旨往各门去。

当他气势汹汹到达正阳门时,晨光已现。

正在正阳门上的张缙彦闻听皇太子率兵前来,老脸顿时皱在了一起,眼看快到了约定开门之时,怎么半路杀出个太子来。

“太子带了多少人?”

“马军随行,疾行而来,后头还有人推着大炮,人数不清,少说千余人。”

“来者不善啊!”

不等他有太多感慨,先行的旗牌官带着王命旗牌来到城下,直言有皇命交代与兵部尚书。

张缙彦见王命旗牌先行,又在城头隐约望见太子旗帜在后,骑兵的马蹄声隐隐可闻,想来距离城门不远。

他这个兵部尚书虽不称职,任内军事上一败涂地,可骑兵的速度他还是知晓的,能听到马蹄声,说明距离不远了。

他看了一眼大门,犹豫了好半天,唤来几人“你们先下到瓮城去,若是情况不对,听本官消息立刻打开城门!”,几位亲信得令下到瓮城。

做好准备之后,张缙彦拿了一把短刀藏在身上,这才下了城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