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再补一刀(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夏第一武世子》最新章节。
赵辰的出手,让杨家终于体会到了被人盯上的难受。以前都是杨家在朝野盯着别人,现在竟然自己被盯上了。
朝中文官们虽然还是结党营私,但一旦和定国候和勋贵们挂上钩的事情,一个个都不像以前怼天怼怼空气,而是要考虑被人盯上的后果!
按照后世教员的说法,这些文人都是软骨头,善于见风使舵,风向变了,他们也很快就会改变。
杨阁老确确实实是病了,他没有别的病,就是被气病了。数十年来,还没有谁能让他气的生病,没想到被这个年轻的定国侯不讲规矩和道理的打法给气病了!
由于杨阁老告病,内阁的形势发生了变化,马奇是太上皇的人,周敬亭与杨阁老不对付,刘正和是一个和事佬,吴东是杨阁老的忠实舔狗。
朝臣惊讶地发现,杨哥咯一旦不在,这内阁杨阁老的人竟然难以控盘,马奇和周敬亭联手,刘正和不表态,竟然形成了二比一的局面!
如果杨阁老一旦出事,杨党顷刻之间就有可能被清算。朝廷之中百官的态度出现了微妙的变化,阁老在还行,不在的话就必须为自己谋一条出路!
赵辰要的就是这种结果,他现在团结了武勋,有太上皇在,基本可以控盘,但文官却是铁板一块,这次终于撕裂了一道口中,至少让这些文官不敢对付自己,这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不过教员说的很对,宜将乘勇追穷寇,切莫沽名学霸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
赵辰进了一次龙首宫,明着是汇报神策军的建设情况,可在有心人眼中,这可能是定国侯又在酝酿什么阴谋诡计,杨家又要睡不着了!
据说这一天皇太后也被邀请前去龙首宫,见一见这位未来的郡主驸马。如今的定国侯春风得意,风流倜傥,皇太后觉得这位驸马什么都好,就是招蜂引蝶多了一点,需要敲打敲打!
然而据从龙首宫里面传出的消息,不一会儿,皇太后就被这位驸马的礼物砸晕了,传出了高兴的笑声,哪里还有什么敲打的意思。真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
更难得的是太上皇和皇太后竟然留了定国侯共进午餐,这可是天大的恩赐,太上皇都已经好几年没有留客了,可见这位小侯爷的地位!
如此一来,就更是没人敢招惹定国侯了!
定国侯入宫第二天,京中的一条消息立即就在官员和勋贵圈炸开了锅!
和亲的名单已经报到了皇太后那里,由皇太后亲自点名挑选,因为大夏国还没有皇后,杨贵妃想要成为皇后,但是被太皇太后阻止了。
家中有待嫁闺女的如坐针毡,等待生死裁决!这和亲表面看来风光,被选中的姑娘被册封为公主,家中若是官员官升三级,直接为侍郎以上待遇,也就是省部级,风光无限!
当然,这是以牺牲一个女儿为代价,但还是有不少人趋之若鹜!牺牲一人,仙及鸡狗!
就比如贾府,三个女儿除了贾婉儿之外,贾玉也已经二八年华,进入候选行列。此时的贾玉已经出落得如出水芙蓉,艳绝京城,据说京城四美又要改了,出现了新的小小四美,他就是其中的魁首。
如今她的名字也报上去了,也是有选中的可能。不过凭着贾婉儿的关系,被选中的额可能微乎其微,除非贾府自己想要被选中,换取贾府的荣华富贵!
杨府,此时已经中门大开,宫中有人前来宣旨!
杨府之人一听,心中已经了然,看来是家中的那位大美人杨玉莹被选中和亲了!
杨阁老在后院休憩,杨彦舟和夫人接旨!
此时的杨侍郎心中十分不安,自己明明已经贿赂了太医院的御医,在玉莹的检查报告上做了手脚,检查除了有头疾之病,又有杨贵妃在宫中照应,怎么还是被选中呢!
这件事情一旦被坐实,旨意很难更改!自己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其娘亲又在太子政变中遭受重创,堂堂阁老之家还用得着用女儿去和亲吗,传出去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朝廷之上当然都是为国分忧的冠冕堂皇之话,但谁还不知道这里面的名堂,被选中之人多是没有走门路之人,或是得罪了宫中的那位被刻意报复,自己就属于后面哪一种情况!
杨夫人乃是续弦,和杨家女哪有什么感情,巴不得杨钰莹被选中,自己就不仅仅是侍郎夫人,杨彦舟马上就要升为尚书,并且还要进行侯爵册封,那是多大的好处!
两夫妻心中各有所想,脸上表情不一!
杨府院中,宫中的老嬷嬷手持皇太后的懿旨,等杨家焚香沐浴之后,宣杨家夫妇接旨!
“奉天承运,太后懿旨,今有杨家贵女杨家杨钰莹,知书达理,贤良淑德,杨家教导有方,被选为文成公主,择日前往狼国和亲,钦此!”
杨彦舟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很难接受,顿时就愣在了现场。
旁边的杨夫人眼中闪过一丝难以觉察的笑意,碰了碰跪在地上的杨彦舟,低声道:“夫君接旨啊!”
杨彦舟竟然没有接旨,道:“吾女有头疾,已经太医院检查确定,不知为何还是被选其和亲?”
在场之人脸色大变,这杨大人也实在是太嚣张了,竟然抗旨不尊!
宣旨的老嬷嬷厉声道:“杨大人,你这是要抗旨吗?”
杨夫人着急道:“夫君,赶快接旨!”
杨彦舟这才醒悟过来,连忙上前接过懿旨!
“微臣遵旨!”
老嬷嬷看了看跪在地上的杨彦舟,微笑道:“恭喜杨大人,老身这就回去了!”
杨彦舟连忙道:“恭送钦差大人!”
老嬷嬷立即走向杨府大门,旁边的杨家总管倒是机灵的很,连忙从怀中取出一张银票递了上去,道:“大人留步,这是一点小意思,请笑纳!”
老嬷嬷扫了一眼银票,发现银票的面额是一千两,点点头接了过去。然后看了看杨家总管,低声道:“赶紧找人吧,还是有回旋的余地!”
杨家总管微微一愣,也低声道:“多谢大人,恭送钦差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