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忽闻官军渡河北(二)(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宋昭》最新章节。

刘备此刻百无聊赖,看着眼前的宋卒忙来忙去,河滩上已响起密集的伐木声。

两百名赤膊士卒踩着湿滑的泥地,将碗口粗的大树齐根砍断,锯成三丈长的木料。另有三十人抬着浸过桐油的麻绳跳上舢板,把十二条平底船首尾相连钉死。

黄河水裹着冰碴子冲得船身摇晃,两个士卒拽着铁链扎进齐腰深的激流,牙齿打颤着将链头扣在礁石基座上。

两名士卒欲要从河里上船,却都是在不眨眼间双脚就陷进了河底厚厚的泥沙里,差点就要上不了船了。

最后还是在其余船上士卒的拽拉下,才费力从泥沙中挣脱而出,捡回了一条命。

一名被救上岸的士卒朝河里猛啐一口唾沫,破口大骂:

“呸!河伯这驴球攮的玩意儿——恁瞅瞅这黄汤子!春上刚刨二尺地,他娘的秋里就敢淹到灶王爷鼻子尖!”

另一名被救上岸的士卒虽已气喘吁吁,却也是连忙附和道:

“俺爹那年扛麻包堵堤,一浪头卷得连裤衩子都不剩!”

“县衙门口的老爷们?嘿!啃着羊肉饼子说‘修河修河’,修他奶奶个纂儿!税不见少收,银子全糊了自家茅坑墙!”

这番议论立即引起了周围士卒的一片赞同声,众人纷纷加入,使得此间氛围一下火热了起来。

“之前听俺们村里狗剩他媳妇哭坟,说河滩三亩豆子全喂了龙王——喂个逑!龙王个屌毛!分明是黄泥汤子里钻着恶蛟哩!啃田啃屋啃人骨头!俺二舅姥爷说,这河是玉皇大帝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还甩不脱!早晚把咱穷骨头榨得啃树皮!”

“狗日的天爷!你塌了吧!塌了埋了这黄河鬼!省得年年棺材钱都攒不够!”

“淹罢!淹罢!咱们横竖是条烂命,只求你冲进紫宸殿,教官家也尝尝泥汤灌喉的滋味!”

听到手下的士卒越说越没边,领头的张都头不想引火烧身,眉头旋即一皱,大声叱喝道:

“周五六,明明是你自己陷进了泥里,关龙王、官家什么事?”

张都头又悄悄看了一眼正在岸上意兴阑珊的刘备,见其并没有受此惊扰,便转头悄悄叮嘱道:

“贵人们还在岸上呢,且莫要为了一时口舌而丢了自家的前程!”

最先出声的周五六“嘿嘿”一笑,也是偷偷看了刘备一眼,吐了吐舌头,撇撇嘴:

“金线补子朱紫袍,好不威风!”

“要俺说,这些戴长翅帽的,都是泥菩萨镀金身——中看不中供哩!”

夕阳西下时,船阵终于横贯河道。什长们吆喝着让民夫扛来木板,士卒们则半跪在湿滑的船板间,用铁钩卡住木板缝隙。

大军行军,是少不了民夫随军的,毕竟人都要吃喝拉撒,所谓徭役,不过如是。

可就在此时,上游忽然漂下整块浮冰,正撞在未完工的桥段,两条船顿时歪斜进水。

“贼老天的黄河龙王!你瞎了眼还是瘸了腿?”

张督头骂着脏话踹翻水囊,亲自带人抱着木桩跳下河,拿肩膀抵住船帮让后方继续铺板。

之后便又是一番忙碌,直到残阳铺水,河上一片金光灿灿之时,最后一捆防滑的草席才钉妥,两岸也响起了嘶哑的喝彩声。

“王爷,可以渡河了。”

刘晏从河滩一路小跑而来,躬身来请。

“走!渡河!”已经闲得快要长灰的刘备挥了挥衣袖,终于是站起了身。

可当刘备走至岸头,一只脚已经踩上浮桥之时,看着眼前夕阳斜坠,河面熔成一片赤金,静静流淌的画面之时,心中却是突然灵机一动。

“落日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备轻轻一叹,感受着身体的灵巧。

这正响午时吃饭,不过一刻钟就已经饥肠辘辘的身躯可以支撑他去做任何事!

眼前不过就是再去与金人打一仗罢了!

“本王不走桥了!”

刘备收回了那只已经踏上浮桥的脚。

刘备身边的吕颐浩、刘晏、韩世忠等人甚是不解。

“给本王找条船来。”

“千里大河!一苇杭之”

“本王要划船过河!”

“王爷好雅兴!”

听到刘备的要求,本就因先前拜相而一扫心中暮气的吕颐浩亦是喜笑颜开。

他,比李纲大十三岁,比张邦昌大十岁,比李邦彦大十五岁。

他不似李邦彦靠天家宠幸得的官身,而是与李纲、张邦昌一般,都是大宋的正牌进士,是一卷卷四书五经念过来的,都是紫寰殿中的天子门生。

可他中进士的时间,却比张邦昌早六年,比李纲还早了八年,早在自己二十三岁的时候就已经是天之巅的进士郎了。

之后便是变身漂浮!

羁旅为官,难见宰执紫袍。

母亲病逝,又逢朝廷强令夺情起复,既未能侍奉汤药于临终前,亦不及扶灵送葬于归乡路。

此后率部北征燕云却遭惨败,溃退途中于燕山遭契丹铁骑追击,堕马迷途,险以败军之将的狼狈之态留名青史,幸得郭药师率奇兵援手相救。

但未料时移世易,及至奉命戍守燕京,又遭郭药师倒戈相向,缚作降礼献于金军帐前,几成叛国罪囚遗唾后世。

凡此种种,半生蹉跎,再回首时,人已至暮年,终得宣麻拜相。

个中滋味,便纵有百种、千种,又能说与谁人听?

今日,且去说与这亘古不变、滔滔不绝的奔流大河吧!

少年恣意,老年暮气,就都在这昼夜不舍的河水之中,随之而去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